让富民产业破“土”而出

2024-11-25 11:4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连福]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刘连福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依托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乡村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注入澎湃活力。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用富民产业开拓“新渠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是强农兴农的关键抓手。乡村富民产业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吸引力、竞争力。从宁夏中宁枸杞,到辽宁丹东草莓;从河北迁西板栗,到江苏盱眙小龙虾,一个个源于特定地域的“土特产”,既承载着浓浓的“乡愁”,更释放着强劲的“经济活力”,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帮助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土产。各地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弄清本地家底,认真谋划发展“赛道”,集中精力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可持续的产业,创响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品牌,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助力实现增收致富。

建强产业人才队伍,以富民产业吸引“新人才”。乡村全面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发展富民产业离不开人才支撑,为乡村带来更多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要破除农村人才资源匮乏、活力不足的瓶颈,发挥好党组织“凝心聚力”的作用,吸引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要建立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人才库,按照“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求,培养壮大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专业人才,让人才“活水”在基层充分涌动。要结合乡土人才的优势,鼓励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外来人才投资开发产业园区或创办合办企业、领办专业合作社,在政策上、资金上、土地上给予支持,筑牢夯实乡村振兴人才之基,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雁阵”,推动乡村振兴充满生机活力。

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借富民产业带来“新机遇”。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产业链条上下延伸,催生出农村电商、中央厨房、定制农业等新型业态,富民产业价值链不断提升。要以延伸产业链、拓宽农业功能为重点,聚焦乡村地域、文化、生态等特点,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与文化、教育、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体验农业等新业态模式,促进乡村产业结构提档升级。要通过深入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链深度融合,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培育乡村新产业如农产品直播、智慧农业等,以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