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育人,深化语言文字教学的文化引领作用

2024-11-14 08:2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静] [责编:洪晓懿]
字体:【

黄静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各级各类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阵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高校应着力引导大学生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意识,为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聚焦语言基础,夯实文化认同根基。书同文、语同音,是心相通、情相融的前提,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应切实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基础工作。夯实发音训练,培养语言自觉。由于地域差异,一些大学生使用普通话时存在发音、词汇、语法等问题。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详细讲解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基本知识、发音规范和发声技能,重点纠正带方言口音的大学生,引导其掌握普通话语流音变的一般规律。强化词汇与语法教学,规范文字的使用。学校应加大普通话使用规范化工作力度,建立系统化词汇库,加强语法结构训练,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相辅相成,进而在实际交流和学术写作中提升语言表达精准度。此外,高校应建好现有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点,加大普通话培训测试力度,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在教学中融入传统元素,激发文化归属感。学习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有助于显著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此,教师应选取恰当的经典文学作品融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赏析经典文学作品,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比如《红楼梦》语言精粹、简洁文雅,是引导学生辨析发音、学习语法结构的优秀语言素材,借助对比发音法阅读分析《红楼梦》经典段落,可实现语言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双赢。

加强表达训练,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增强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可有效提升其文化传播能力,提高文化传播的实效性。重视口才训练,锻炼语言应用能力。高校应组织各类语言类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代练,提升大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与技巧。比如高校可通过举办各类语言类比赛,使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感受、逻辑感受、内在语、语气、语调、停连、重音、节奏等多种技能,提高言语表现能力。深化语言文化国际交流合作,拓宽文化交流渠道。立足高校特色和优势,加强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交流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比如今年初湖南高校承办的“跟着短视频学中文”——“汉语桥”线上冬令营活动,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形象、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利用多元平台,丰富语言文字的文化表现形式。教师应善于利用学校、社区、网络等多元平台拓宽学生的表达场景,拓展学生的普通话应用场景,增强普通话在文化传播中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

引导价值塑造,承担文化传承使命。语言文字教学旨在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过程。将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能有效增强学生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意识。设置文化专题讨论,深化文化思考。课堂上,教师可抛出“普通话与方言”“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等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发言与互动中,阐释语言文字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史传承和文化认同等的重要作用。开展语言志愿服务,培养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和文化精神的培育基地,理应承担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历史使命,上好语言志愿服务这堂“大思政课”,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推普”下乡工程、“语保”工程等语言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激发他们对语言文化传承的热情。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纳入文明校园创建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惯,自觉抵制庸俗、暴戾等不良语言。建设书香校园,开展打造校园语言文字品牌活动,实现“一校一品牌”。比如湖南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一校一书——经典、精读、经世”阅读推广活动,有助于各高校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化传承氛围。

【作者系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学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办公室主任。本文为湖南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项目“传媒类院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HN22JDZDI03)阶段性成果】

责编:洪晓懿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