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军
家庭是人生第一课堂,家训是孩子第一课。家训是我国古代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方式,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经典家训,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和高尚的家国情怀,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如今,传统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家族已经逐渐式微,社会对家训的重视程度和家训的重要作用已不及以往,这导致一些孩子人生第一步就走偏了。因此,必须发挥传统家训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教化功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家庭提供丰厚文化滋养,推动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推动家庭成为孩子梦想启航的地方。
从传统家训中汲取处理家庭关系的智慧。传统家训中,关于夫妻、兄弟姐妹间如何和睦相处,长辈与晚辈之间如何尊重与爱护,以及维护家庭团结和谐与经济利益合理分配的内容很多。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家训》规定:“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兄弟之间相处融洽,家庭和睦兴旺是孝悌的最高境界,而面对财物能够谦让也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创作的《颜氏家训》告诫后人,对子女的教育要做到赏罚分明,奖惩得当,严慈兼施,使孩子有规可循、有德可依。《颜氏家训》还提出,在续娶家庭中,对待子女要一视同仁,否则就会激化家庭矛盾,为未来家庭关系埋下隐患。明代中后期经济改革家庞尚鹏撰写的《庞氏家训》规定,庞氏家族每月的初十、二十五两天傍晚,一家老小不论尊卑长幼,都必须参加家庭会议。会议由大家轮流主持,开会时各自叙讲自己半个月来的所见所闻,“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同时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部分。这种家庭会议不但对家庭成员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也促进了亲情纽带的连结,推动了家庭内部和谐、民主氛围的形成。
从传统家训中汲取提升个人修养的智慧。传统家训涵盖了个人如何根据社会发展确立志向、修养身心等诸多内容。立业先立志,中国古代以降的家训对此多有阐发。如西汉史学家、思想家司马谈在遗训《命子迁》中嘱托其子司马迁承继撰写史书的重任。司马迁继承其父遗志,在饱经磨难之后凭借强烈的信念完成了父亲的夙愿,也为后人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名篇。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王氏后人秉承了王阳明的训子家规理念,形成了以“三字十二条”为代表的姚江王氏族箴。如“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等,成为家族安身立命的要旨与规范。刘备在给儿子刘禅的遗嘱《遗诏敕后主》中,勉励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激励刘禅以成为贤明而有德行的人作为人生目标。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子女,读书要做到“三有”:有志、有识、有恒,而绝不能仅看重科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给子女的信中写道,“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告诫子女应当把读书学习与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志向结合起来,将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传承这些优良家训,对于提升个人品格和修养无疑大有裨益。
从传统家训中汲取处世治业的智慧。传统家训涵盖了如何担任公职、参与政治、选择朋友和社交,以及如何在社会中立足等重要议题。如宋代诗人陆游给其子子聿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提出,学习要踏实认真,不能投机取巧,只有长期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书本知识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自身的“真知”。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传统家训虽然主张积极入仕,但又常常传达一种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儒、道互补的处世之道。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告诫他们要克服嫉妒、贪婪之心,保持敬畏之心,“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像周公一样为了国家“无时不以勤劳自励”。教育家黄炎培在给儿子的座右铭中,要求其做人做事“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要做到刚柔并济、外圆内方。交友接物方面,传统家训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问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因此交友必须谨慎,分清损友益友;要见贤思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对所爱者要知其不足,对所憎者要见其长处。时至今日,这些富有远见卓识的家训依然契合现实、触动人心,对于推动个人立身治业、社会文明进步等很有启发。
“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在浩瀚如海的历代典籍中,把一些可圈可点、可资借鉴的家训名言筛选出来,对于破解当下一些重智轻德、重养轻教的现象大有益处。应加大对家训文献进行整理和抢救性发掘的力度,广泛搜集案例,建立家训文献与家训家风研究数据库,将文明家风吹入千家万户,实现对传统智慧的“再利用”。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责编:洪晓懿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