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世无双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浪潮中,数字化生活成为常态,屏幕共享技术在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成为了诈骗分子的新手段。近期,深圳发生的多起共享屏幕诈骗案件,特别是针对中学生群体的诈骗行为更是令人揪心。诈骗分子通过精心设计的陷阱,利用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成功实施了多起诈骗,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如刺目的警示灯,让我们看到网络陷阱对青少年的巨大危害,也凸显出筑牢网络安全堤的紧迫性。
个人防范意识的提升至关重要。 作为网络空间的重要参与者,青少年应当了解诈骗的基本手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于不明来源的信息、电话或链接,要做到不轻信、不点击、不转账。尤其是面对所谓的“客服”要求屏幕共享时,更要保持警惕,因为正规机构或平台通常不会通过这种方式来核实信息或解决问题。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求助。只有当每个人都成为网络空间的守护者,才能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港湾,要发挥关键作用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让“网络安全是青春的护盾”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家长要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网络行为,同时关注孩子的网络动态,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告诉孩子“不明链接不点击,陌生屏幕不共享”,因为“安全上网,健康成长;文明上网,放飞梦想”。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网络空间治理力度。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但法律法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对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做到早发现、早打击、早预防。同时,要推动技术手段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网络犯罪行为的识别和追踪,提高网络空间的安全防护水平。
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媒体应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报道相关的新闻事件,提高公众的关注度。提供网络服务和技术支持的企业,有责任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用程序,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其被不法分子利用。另外,社交平台也需要加强监管,对涉及诈骗的账号和内容进行封禁处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面对网络诈骗,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被动防御阶段,而是要主动出击,构建起由政府、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网络诈骗犯罪行为。让我们共同努力,筑牢网络安全堤,为青少年的青春保驾护航,让他们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不再因诈骗而“迷航”。
责编:张岚
一审:张岚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来源:怀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