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茜茜
10月1日晚,在东方红2024“金橘杯”全国足球小将精英邀请赛开幕式之后,笔者在澧斓学校的绿茵场“围观”了石门五小队与中国足球小将虎队的揭幕战。比赛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左右,最后的点球大战更是将整场比赛推向高潮,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站在观众区,笔者只顾踮起脚尖让眼睛跟着球跑,对足球的踢法、配合的技巧等可以说一窍不通。不过,周围小学生和家长们整齐划一的加油呐喊声,让笔者隐隐约约觉得他们并非“门外汉”。侧过身随机问一名小女孩,她自豪地说:“我们每周都有足球课,不仅有男足,还有女足。”
据石门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县里的中小学校除了每周安排3节常规体育课外,还专设1节足球课,让专注文化课程的学生也有机会接触足球训练。“足球从娃娃抓起”,在石门县得到了直观而又具体的呈现。
“全员足球”,是一种美好设想,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场地不达标、师资短缺、经费不足,是校园足球推广和发展的三个“拦路虎”。据石门五小足球队总教练谢波回忆,刚建队的时候,学校跑道上铺的是黑煤渣,中间一块土操坪做场地,球门也不规范。由于山区学校条件艰苦,不少专业的教练也望而却步。那时候孩子们踢足球大多是“比划几下”,受到的专业训练相当少。
2015年,国家出台《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之后教育部等6部门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乘着政策春风,石门县积极构建校园足球发展新格局,探索出一条“足球育人”之路。针对场地不达标的问题,县财政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足球运动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目前已建成标准化足球场地22个;面对教练师资匮乏的难题,石门县采取“学校+俱乐部”“外引+内培”模式,一方面与专业俱乐部合作,另一方面选派优秀教练员、裁判员参加“国培计划”、省级足球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等。此外,还建立优秀足球运动员升学通道机制,为足球特长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今,标准化足球场已经是县城内不少中小学校的“标配”。一些学校还引进了足球教练员、裁判员担任校园足球兼职教师。即便是乡村地区,也基本实现了“一校一个足球场”,或许这些球场看上去不那么“高大上”,但孩子们踢起球来也是如鱼得水。
揭幕战结束之后,笔者独自站在高高的主席台眺望,在灯光的照射下,澧斓学校的绿茵场显得那么广阔和绿意盎然。在一个山区小县城能实现足球教育全员参与,其中的难度和需要付出的努力难以想见。令人惊喜的是,石门县做到了。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份力量的托举下,这里将有更多孩子“穿越大山,踢向世界”。
责编:周培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