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2024-10-11 09:1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明雷 杨萍] [责编:刘茜]
字体:【

明雷 杨萍

核心提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对科技型企业给予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的机制,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构建科技保险服务体系,形成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实现科技、产业、金融三者的良性循环,对于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健全对科技型企业给予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的机制

今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指出,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质效。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银行在科技金融中的作用,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第一桶金”。一方面,通过设立服务科技创新的专门组织架构、专业产品体系、专项考核机制等,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动信贷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技术改造传统信用评价方法,以适配科技型企业高风险、长周期、轻资产的特殊属性。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和数字化转型,将过去对信贷审查人员主观经验的依赖转化为数据和模型驱动的对科技型企业客观全面的量化评估。此外,监管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型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

完善投贷联动支持机制。投贷联动是基于股权投资价值创造理念,为企业提供风险型债权与股权融资相结合的金融服务模式。投贷联动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升科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投贷联动金融服务模式经过多年试点探索,为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取得了积极成效。进一步完善投贷联动支持机制,监管层面需要总结投贷联动试点的经验,扩大投贷联动试点范围,比如推广北京银行的股权直投、投资子公司以及认股权贷款等模式。在商业银行方面,则需要完善“投”和“贷”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协同决策能力;打破部门壁垒,优化考核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金融支持。

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衔接。科技型企业对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的融资需求贯穿于企业全生命周期。目前科技型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与资本市场金融机构服务的单一性存在矛盾,高效率的融资需求与资本市场融资周期偏长的现实情况存在矛盾。为此,需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衔接,以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一方面,需要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的衔接力度,使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形成合力,降低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衔接力度,健全区域性股权市场与高层次资本市场的联动机制,形成多层次市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网络。要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嫁接,建立多层次的基金退出和金融产权流转市场,鼓励和引导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退出。

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助力科技创新持续突破

科技创新既要靠人才,也要靠投入。通过持续稳定的投入、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激发创新活力。今年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以耐心资本推动创新发展,需要培育多元化创投主体,完善一、二级市场联动,拓宽一级市场退出渠道,推动二级市场长期资金入市,从而减少市场波动,增强市场的抗风险能力。

培育多元化创投主体。耐心资本的“耐心”,指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较小,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专注于长期的项目或投资活动。比如,近期湖南在产业引导、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领域组建的金芙蓉基金便是如此。各地要加大实体经济股权投资力度,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多元化创投主体,为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通过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转化为耐心资本。

拓宽一级市场退出渠道。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今年年初,我国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规模14.3万亿元,预计其中一半处于退出期。然而,与发达国家退出更多依赖并购和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相比,我国创投机构退出路径高度依赖首次公开募股(IPO)。近些年来随着上市标准的提高,创投机构通过IPO退出难度有所增加,这就导致投资端更趋谨慎。要从政策上鼓励支持并购市场的发展,通过优化并购交易流程和重组交易机制,提高并购作为退出渠道的效率和吸引力,促进“投资-退出-再投资”良性循环。

推动二级市场长期资金入市。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引导养老金、社保基金等耐心资本进入市场,为促进市场稳定向好、支持产业升级提供重要资金来源。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我国长期资金体量巨大,包括约8.24万亿元的基本养老金、2.88万亿元的社保基金、3.15万亿元的企业年金、27.67万亿元的保险资金等。但目前来看,这些长期资金配置权益资产仍然规模偏低,需要持续发力,推动二级市场长期资金入市,稳定资本市场预期。

构建科技保险服务体系,为重大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科技创新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构建科技保险服务体系,能够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定价能力,从而有效应对和降低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

激发科技保险市场活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覆盖科技研发应用全周期的科技保险体系。但从需求侧来看,当前科技保险还处在探索阶段,产品相对较为单一,覆盖范围还相对有限。再加上创新性越强研发活动成本越高且风险越大,企业没有意识、也没有动力在市场上寻找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以某中部省份为例,2023年全省仅有14家企业申请科技保险,占比不到该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千分之一。为此,应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科技保险产品,尝试开发组合型科技保险,以激发市场活力。比如,当下已有部分保险公司尝试开发组合型科技保险,在满足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等不同阶段科技型企业不同需求的同时,也分担了单个险种的风险。

培养科技保险专业人才。由于科技型企业经营范围、创新方向差异较大,难以像传统保险产品那样标准化,且相关技术和数据存在较高的行业壁垒,科技保险需要以专业人才为支撑。高校可加大对复合型保险人才的培养,打破传统财经类人才培养的院系壁垒、学科壁垒、专业壁垒,通过“保险+工程”“保险+AI”等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保险人才。此外,保险企业可以通过再培训、轮岗等多种方式对骨干人才进行改造,以适应科技保险发展的需要。

增强科技保险保障属性。不同于传统保险产品,科技保险具有为科技型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保驾护航的责任,因而具备较强的政策属性。这就更需要各级部门优化对科技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增强科技保险的保障属性。同时,监管部门要联合科技部门在全国层面建立统一的扶持政策和保费补贴政策,在各地因地制宜建立扶持政策和保费补贴政策,为推动科技保险常态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

责编:刘茜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