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付丽 蒋良富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高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兴农强农富农作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高校通过五年时间逐渐构建并优化其科研系统结构,增强对技术的支持与人力保障力度,大幅提高为农业发展的科创水平和服务能力。面向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地方高校应以开放办学为主线,从专业课程规划、学习环境营造、实训目标设定、评估标准制定及其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培养具有高素养、强能力的乡村建设人才。
确立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理念。根据乡村振兴需要以及学校特色优化专业设置,拓展办学思路,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对内对外全方位的开放。学科交叉开放:打破各个学科间的隔阂,建立起一种开放式、整合性且资源共享的学科专业结构,同时执行学科和专业的开放策略。培养体系开放:开放课程架构、实习场地和教室授课,通过学校与社会互动、教导和生活交融、课堂与非正式场合的学习体验并进,实现开放式教育学习。面向社会开放:即采取“教学研究创新”一体化的方式,利用大学的知识和智慧影响力来协助农村解决问题,如技术上的挑战,同时持续构建多方协同开放办学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设置具有乡土特色的课程体系。乡村振兴需要高校培养复合型的乡土人才。他们不仅要对乡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专业的理解,还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技巧和实践经验,同时还需拥有处理乡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所以,地方高校应根据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一些专门针对农业的新兴专业。通识课程增添乡土文化板块。将“三农”元素整合到现有的通用课程中,能增强地域特色和浓郁的地方氛围,最大化地实现通用课程的地域教育功能,培育学生的“三农”情感;同时,专业类课程可与乡村振兴建设需求融合,为学生后续进入乡村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和能力基础。例如,医学类学科可以特别设置关于乡村医疗和公共卫生的课程;人文学科领域则可以选择设立有关地方文化的科目,比如乡土文学或自然文学等等;工科专业也可以设计一些与农产品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新型农业生产技能、食品处理技术及产品销售策略等方面内容。打造乡土特色课程体系。提供诸如农业生产、农业产业链、农村经济发展、乡村管理和乡土文化等相关领域的教育,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热爱乡村生活并乐于参与乡村建设。通过这些乡土主题的学习来深入探索、研究和发掘当地的特点,可以填补对乡村认识上的空白,提高学生的乡村生产、运营、交流和管理的技能。此外,还可进行自主开发创新式课程,通过技术创新和课程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现代化农村的中坚力量。
构建多方协同培养合力。整合高校内部教育资源。在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和新医科的范围内,高校整合各学科资源,开展跨学科和跨院系的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乡土文化、经营管理、乡村治理等相关课程,并为那些即将前往乡村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优质课程和教育服务。在此过程中,可实行自主进出机制,利用学科领域内的优秀师资、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灵活选拔有志成为乡土人才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与乡土产业、农业科技、乡村教育等相关的教学与服务活动。同时,允许那些志向不在乡村发展的学生主动选择退出,以确保乡土人才的有效培养率和利用率。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和乡村资源。应以生产生活为出发点培养乡土人才,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避免脱离实际生产的教学模式。鼓励相关社会组织或机构进行联合培养,丰富乡土社会实习和实践内容,强调培养过程的拓展性、实践性和对口性,以提升乡土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同时,将实习、实训、创新和创业基地延伸至农村一线,通过开设乡土人才培训班、组织乡村讲习等形式,为现有和潜在的乡土人才提供各类专门培训,植入学生为服务乡村、建设乡村播下种子的理念,并多方面培养学生美化乡村、振兴乡村的实践技能,全面提升学生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农业人才培养为突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通过改革培养方式、优化学科定位、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评价机制等措施,增强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分别系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讲师,何君辉楚怡名师工作室成员,博士;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湖南省乡村教育研究基地湖南文理学院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为2022年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院系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培养五维评价体系探索”(TGYX202208)阶段性成果】
责编:洪晓懿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