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由AI生成)
近日,上海一女子因陌生女童长相酷似自己人工受孕的女儿,便怀疑医院违规动用其冻卵,希望与女童做亲子鉴定。
日常生活中,“撞脸”并不鲜见。仅凭外貌相似就认为存在某种非自然联系,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即使有所怀疑,也可以通过与医院沟通、申请调查等合法方式求证,而不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未成年人的肖像和信息,将他人隐私与医疗伦理等问题曝光于公众视野之下。
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女童家属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误解与攻击,最终不得不选择公开“自然生育证据”,用事实说话,以正视听,才平息这场无端的纷争。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在享受网络的便利与自由的同时,也要维护它的清朗与文明。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疑虑,不能肆意滥用网络舆论,应保持基本的理性与冷静,避免殃及无辜。(文/万姗姗)
责编:万姗姗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