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蓉
营运车辆燃油补贴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补助道路运输行业经营者因成品油价格调整而增加的成品油消耗成本所设立的专项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对降低经营者成本,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效益,促进道路运输市场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调研发现,我省燃油补贴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存在着亟待一些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资金管理办法仍未出台,资金分配缺少文件依据。
根据《湖南省农村客运和出租车油价补贴政策调整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市州负责制定本地农村客运补贴和城市发展奖励切块资金的管理办法,明确补贴申报条件、细化申请与发放程序、资金发放标准及资金监管措施等,原则上本市州范围内不考虑地区差异,各县市区补贴标准应保持一致。调研发现,永州市、常德市两地均仅制定补助资金具体分配方案,未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资金分配缺少文件依据。年度分配方案制定没有具体管理办法作为依据,可能导致申报条件、补贴标准测算方法等出现一年一改的情况。
(二)政策宣传不到位,受惠群体知晓率较低。
“十四五”期间中央对油补政策进行了调整,我省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但自启动“十四五”期油补工作至今,部分市州依然沿用“十三五”期的油补资金核算方法,运用省油补平台的数据,对企业运营商的数据进行审核,以油补平台数据为依据进行油补审计后发放油补资金。“十四五”期油补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受惠群体知晓率较低,部分补贴申领人仍认同“十三五”期的油补政策,对各市州补贴标准不一不一致存在疑问。
(三)未对补贴申报数据进行审计,补贴数据缺乏专业监管。
“十三五”期间,油补数据经各市州审核上报至省级后,由省运管局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各地申报数据进行全面审核,对重点地区和企业进行现场抽查。“十四五”期农村客运补贴和城市发展奖励切块资金由市州制定本地管理办法,明确监管措施。调研发现,常德市因缺乏工作经费和审计经费,未对补贴申报数据进行审计,对燃油补贴发放工作存在一定的隐患。
(四)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理解国家政策不准。
部分道路运输企业负责人和申报员业务素质较低,不能正确领会文件精神,档案资料不完善,基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具体经办人员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检查把关不严,致使各企业申报时抱着侥幸心理。
(五)补贴资金支持大幅减少,公交企业经营困难。
随着中央公交燃油补贴及新能源运营补贴的取消,“十四五”期,中央对公交企业的补贴资金支持大幅减少。财建〔2022〕1号文件明确,出租车油价补贴调整为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其中涨价部分的70%由地方统筹用于支持城市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运营。财政部明确,各地可结合实际,用于解决新能源公交车运营困难。补贴资金规模大幅减少叠加疫情影响,我省公交企业运营状况不容乐观。调研发现,永州市、常德市公交企业均存在欠薪欠保、趟次减少等问题,以至于影响老百姓的出行。
二、结合实际,燃油补贴资金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尽快出台配套管理办法,科学制定发放标准。
建议各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湖南省农村客运和出租车油价补贴政策调整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市州实际情况尽快制定本地管理办法,明确补贴申报条件、细化申请与发放程序、资金发放标准及资金监管措施。同时进一步提高测算方法科学性,确保资金补贴公平性。
(二)强化业务培训指导,加大补贴政策宣传力度。
建议各市州加大政策宣贯力度,针对补贴申领群体开展补贴政策的宣传活动,争取补贴申领群体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矛盾,形成良好氛围。对存在问题的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业务指导和交叉检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水平,助推油补工作开展。
(三)加大补贴发放公示力度,强化违规责任追究。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可以将发放燃油补贴车辆的基本信息、营运线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经营者姓名等信息,通过络、电视、报纸、专栏等平台长期公示,并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群众及相关部门的监督与质询,提高补贴资金发放透明度。对于已发放的补贴资金要跟踪检查补贴的去向,加大公司自有车辆的审计力度,定期检查企业账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配合好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对燃油补贴资金组织的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虚报、冒领或截留、挪用燃油补贴资金的行为,及时收回补贴资金,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企业领导的责任。
(四)加强油补工作经费保障,确保惠民工作落到实处。
建议加强油补工作经费保障,特别是补贴数据审计工作经费的支持。补贴数据是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要加强对补贴数据审计,保证数据真实准确,避免重复申报和套取资金。
(五)加强公交企业扶持力度,确保老百姓出行。
建议加大对本地区公交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公交行业的资金投入,缓解行业经营困难现状,维持行业稳定,避免出现停运、罢运等现象发生。
(作者单位:湖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
责编:兰宇琪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