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2023-02-02 10:5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易佑斌] [责编:洪晓懿]
字体:【

易佑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深入理解这一命题,应着重从内涵、主体、目标等三个方面学深弄通悟透。

“立心”“立魂”的内涵:核心是理想信念

“立心”“立魂”,通常来说就是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一体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其核心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视理想信念、忽视意识形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领域最具标志性的成果,就是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但我们也要正确地看待,在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尖锐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不仅仅是理论之争、观念之争,更是道路之争、前途之争、命运之争。因此,意识形态工作作为“立心”“立魂”的工作,就一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一定要胸怀天下、把握大势,就一定要高扬旗帜、坚决斗争。

“立心”“立魂”的主体:关键在于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根本,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关键。那么“立心”“立魂”的主体,不言而喻就是全党,就是各级党的组织和9600多万名党员。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需要实现“思想——制度——阵地”的联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

“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各级党组织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把思想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占阵地、建阵地、守阵地,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立心”“立魂”的方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识形态工作“立心”“立魂”的方向,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守正创新,不走老路邪路,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本色;坚持人民至上、凝聚民心,守好民心,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为民底色;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彰显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特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亮色;把握“两个大局”、树立全球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北宋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坚定共同理想,这是当代共产党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我们就一定能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筑牢党的执政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本文作者系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9YJAGJW007)和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8A387)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洪晓懿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