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德华(丽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邱开玉(丽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为坚持走好以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指引方向、明确要求。在通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从理论与实践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对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尤显重要。
共同富裕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深刻理解与科学把握。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共同富裕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是由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决定的。这一矛盾表现在生产中就是“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立必将导致冲突,而冲突的顶点是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方式,即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通过消灭分散的、个人的生产资料小生产过程来确立资本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不仅锻造了“社会化生产力”的武器,还产生了运用这个武器的革命者——现代无产阶级。现代无产阶级获取政权之后,首先要完成的就是实现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就能够通过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消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正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手稿》中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描述的那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同时,又通过消除旧的社会分工、产业教育、工种变换以及城乡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能够共享共创的福利,得到全面的发展。
可见,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特征的重要设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要求。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的统一,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实现共同富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党带领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深深印刻上共同富裕的底色。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在探索现代化的早期,中国社会发展始终面临国弱民穷、贫富分化严重的突出问题,强国富民、实现现代化成为当时最迫切的历史要求。但是由于缺乏先进的理论引领救亡运动,缺乏新的组织凝聚革命的力量,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之前,所有阶级力量领导的现代化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目标追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重新获得独立和尊严,通过革命手段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为加快国家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最基本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拓一条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推动现代化初期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明确提出共同富裕,在“先富带动后富”中探索共同富裕之道,在强调公平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在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深入推进共同富裕,正式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建设,实现了“三个历史性”的转变与突破,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加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为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奠定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历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合乎中国发展的需要,它突破了西方国家主导和干涉广大发展中国家通往现代化的路径,使中国比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发展得更快更好。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由“现代化的迟到国”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实验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实践,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是通往现代化的唯一途径”的错误认识,证明了实现现代化路径的多样性,为人类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实现共同富裕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
理论与实践证明,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奠基于中国持续不断进行现代化伟大实践的历史经验。
在通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理论清醒。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道路中,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保持中国道路的科学社会主义底色,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二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真正做到思想上紧紧跟随、政治上无限忠诚、行动上坚决捍卫。
三要更加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以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坚守的根本立场,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必须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真正做到依靠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明确实现共同富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要更加自觉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把各种精神永远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
五要更加自觉地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聚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以科技创新为最大的驱动力,统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发展的高水平内外联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来源:光明网
责编:欧小雷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