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每周三下午,在余姚市兰江小学校园内,不时可以看到抱着篮球、拿着画笔,或是小心翼翼捧着兰花的学生匆匆赶往各活动教室。这一天是该校的“免作业日”,孩子们轻装上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篮球社团、国画社团、兰花社团等参加活动。(4月6日《宁波晚报》)
在“双减”背景下,余姚市兰江小学的校长许憬带领教师团队围绕“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该让学生享受怎样的教育”两大命题积极探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并完善“三免”制度:将每周三定为“免作业日”、平时给学生奖励“免作业单”、在期末实行“免考生”举措,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动力。
“免作业日”,教育改革做对了作业。在“免作业日”,孩子们并不是“没有作业”,而是换个作业的内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作业”“数学作业”“英语作业”,而是“其他作业”。这一天孩子需要做的作业还有很多,是“文艺作业”“体育作业”“绘画作业”等等,孩子们轻装上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篮球社团、国画社团、兰花社团等参加活动。这种“兴趣作业”何尝不是作业的一种?我们既需要“传统作业”也需要“创新作业”,这种“创新作业”才能促进全面发展,才能提升整体素质,才能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学习不是“读死书”而是“活读书”,休息心灵有利于更好学习,而且我们需要的也不仅是“只会读书的人才”。
更值得一说的则是,除了“免作业日”之外,对于“作业形态”还有延伸,比如,这家学校还推出了“免作业单”“除免考试”的举措,对于平时检测效果好的孩子,给予“免作业单”“除免考试”的奖励,作业连续6次被评定为优A,就能换一张“免作业单”。 “免除考试”则主要针对三至五年级学生的每学期期末考试,涉及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科目。申请免考的学生须同时具备基础条件和学科条件,除了遵守校纪校规、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作业等级、练习质量、学科比赛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这种“奖励”其实更多激发了孩子热爱学习、好好学习的激情,虽然他们的作业少了,他们的考试取消了,可是他们的成绩却也好了。这是对“好好听讲”“好好学习”的奖励,更是把“苦学习”变成了“乐学习”,是在向课堂要质量的创新之举。
“免作业日”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好作业,其答对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回归本位的考题试卷。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