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中
一面墙,除了思过之外还有什么用?五一期间来湖南米粉街的游客给出了答案,他们排起长队与它“合影”,绞尽脑汁摆造型,还有人在小红书上分享出片经验。再一次证明了长沙这座城市的热活与魅力。
“长沙墙”走红,助攻着第二届“米粉大擂台”的热度,二者相得益彰。既满足了市民游客的口腹之欲,又迎合了年轻人的猎奇心态。游客们可以顺着一条紧凑的路线“打卡”:在入口与“长沙墙”合影,到各市州展台随意品尝,再来一杯茶颜悦色或是一碗紫苏杨梅姜,齐活了。一条米粉街,囊括了当下长沙数个网红元素,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热度,这样的经验或许是偶然之举,背后却蕴含着“网红经济”“打卡经济”的本质。
湘粉走出米粉街,脑洞开多大,路子就有多广。纵观全国各类特色小吃,基本是走的两条路,一条是以柳州螺蛳粉为代表,从线上切入,走方便食品赛道,达到“见面似相识”的层次;一条是以沙县小吃为代表的,立足线下,将门店开到犄角旮旯,做到“见面曾相识”。湖南米粉既有沙县小吃的花样繁多,又有柳州螺蛳粉的新奇怪异,完全可以凭借堂食与方便食品结合、线上与线下兼容,依靠“网红”长沙层出不穷的“打卡地”为载体,借助茶颜悦色、文和友的顶级热度,让年轻人爱上湖湘味,“粉”上湖南粉。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时,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一个多月前,他在福建考察调研时,来到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同乡亲们亲切交谈,实地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在全球经济持续走低的外部环境下,特色产业,特别是小吃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成本低廉,容易形成口碑效应,又是一日三餐的备选品。作为湖南特色食品产业的头部之作,湖南米粉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没有米粉聚集区,那就造一个米粉大擂台,没有网红打卡地,那就刷一面长沙墙”。在这座城市,网红的代名词可以千变万化,动一动脑筋,利用好新媒体的大舞台,什么样的奇迹都有可能发生。米粉如此,其他的亦然。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