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上披露,某地一家洗车行因推出“一元洗车”、“2元取水”等促销措施,积攒了总值116万元1元和5角硬币。一日,洗车行老板找来卡车,把这些硬币装了许多袋子运到银行去存,不想被多家银行拒之门外,理由是“这么多的硬币需要很大的人工才能点出来,会严重干扰到银行的正常工作”。最后,才找到一家银行愿意存钱,但表示只能先存一半。(见9月9日学一网)
100多万元硬币要存进银行,就营业网点而言,清点起来,既需要人力,又耗费时间,确实比较麻烦,但银行因为怕麻烦将客户拒之门外,显然不妥。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包括零辅币在内的人民币均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储户到银行存取款自由,银行不能拒收拒付。因此,银行拒收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拒收硬币,也反映了银行服务意识淡薄。银行既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也是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窗口单位,需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近年来,各家银行为吸引客户,竞相推出优质服务措施,并把客户称为“上帝”。但拒收硬币,显然有悖于银行的服务宗旨。拒收用硬币,还与对零辅币兑换“绿色通道”宣传不够、外部监管乏力有关。实际上,在央行和银监部门督促下,一些地方已经开办了零辅币兑换业务,并指定了兑换点,但由于宣传不够,老百姓不知道去何处办理。一旦出现银行拒收零辅币情况,只有在客户投诉或媒体曝光后才进行处理,且往往是由“拒收”改为“受理”了事,当事银行和相关人员未受到应有的处罚,以至此类事件频频发生。
如何使较大数额的硬币等零辅币顺利存进银行,让公交公司、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不再为此伤脑筋,显然是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毫无疑问,这需要加强教育宣传,强化银行法规意识,使各营业网点及其工作人员认识到,拒收硬币等零辅币是违法违规的,不能拒收。其次,需加大监管力度。央行和银监机构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督检查,对拒收硬币等零辅币的银行和相关责任人要予以处罚,使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不敢拒收。此外,银行要完善受理数额较大零辅币存款业务机制。如,采取客户预约制,以便让银行各营业网点随时做好接收的准备工作。还应统一调配力量,网点受理客户预约后须及时上报,由上级机构组织人员,协助网点清点接收硬币等零辅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服务市场、服务经济、服务大众是银行的天职,这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银行赖以生存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拒收硬币等零辅币,应该成为今后“不该发生的故事”。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