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严防死守”,好!

2017-07-13 19:0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孙振华] [责编:夏博]
字体:【

此次惊心动魄的防洪抢险,就是在“军情”十万火急的紧要关头,也基本上听不到“严防死守”的命令。

所谓“严防死守”,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守住堤垸,甚至伤亡都在所不惜。

人命大于天、人民至上、生命第一,等等。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话语。抢险救灾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无疑首先是为了生命安全。不但要确保灾民的安全,也要保证救灾者的生命安全,“严防死守”绝不能以救灾者的伤亡作代价。故领导到抗洪救灾一线,总是反复叮嘱抢险人员和记者,要注意安全。

只有在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抗洪救灾、减少财产损失,才有意义。救灾先救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西方一些企业在给员工灌输安全理念时,便是将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当危险来临时,生命高于一切,不鼓励员工牺牲生命去保卫企业财产。他们认为,保卫财产安全有专业队伍;另外,财产已经上了保险,保险的目的就是在大灾大难来到时保障财产安全。为了财产,用不着搭上性命。

令人欣慰的是,此次抗洪抢险,尽管不提“严防死守”,由于堤防设施“给力”,加上军民一心、调度有方、一盘棋指挥,全省大型堤垸没溃一个,既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又使财产尽可能少受损失。

不提“严防死守”,更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敬畏。换句话说,有些地方再怎么“严防死守”,就是守不住。面对大自然,硬是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能碰得头破血流。今年长沙市洋湖靳江河以西的众多楼盘内涝严重,并非抗洪救灾不力所致。这片区域本来就是湖,就是低洼的水世界,就是动植物的天堂,强大的资本硬要与水作对,将这片湿地开发成一片片的居住小区。大雨骤降,水无处可去,只能水淹金山。也只有到了此时,人们才觉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之可贵。

正是深切体会到“人不与水争地”,从1998年南方大洪水后,国家开始实施“退垸还湖、湖堤置换”策略。试想,华容县长江边的集成垸,如果不是早已退垸还湖,面对今年滔天洪水,能够“严防死守”得住吗? 对守不住的垸子的确不能“死守”了,人与水相互尊重,才能相安无事。去年,湖北省在遭受特大洪灾后,痛定思痛,将全省第二大湖武汉市梁子湖与牛山湖之间的大堤炸毁,让大垸给湖水让路, “还湖于民、还湖于历史、还湖于未来”, 彻底消除了武汉市的心头之患。

孙振华


责编:夏博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