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约“一带一路” 通达美好未来

2017-05-16 06:0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晨风]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一)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节点,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行动,让世界看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的北京,必将载入史册。作为中国今年最大的主场外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让世界屏声静气地注视着“北京时间”,就连蓝天白云也为这场关乎世界福祉的盛会呈上一份惊艳的贺礼,有人甚至形容“空气中都弥漫着‘一带一路’的气息”。

在197个主权国家的全球版图上,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约1500名代表,围绕着共同的未来蓝图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本身就是一场空前的盛典。

2100多年前,筚路蓝缕的先人所趟出的“丝绸之路”,承载着沿线各国互通有无、各文明交流互鉴的辉煌历史。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沿着汉代张骞的足迹,穿梭在当时“最伟大的高速公路”上,书写出一段段精彩绝伦的传奇。

时光荏苒。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朝着公平、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责任担当。

短短三年多时间里,100多个国家与国际组织,沿着“一带一路”倡议标注出的飘带相向而行、行者熙熙。

(二)“一带一路”早已超越了意识形态纷争,构筑起全球性合作共赢的公共平台。

从中国领导人的倡议,到如今世界各国群贤毕至,“一带一路”已成为各方认同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舍弃“TPP”构想的美国派出高级代表团与会,曾抱有“戒心”的日本寻求合作,欧洲各国满怀期待前来协商……“一带一路”重塑起全球化的新愿景。

“一带一路”沿线广袤的土地和海洋,曾是器物文明滥觞、典章制度楷模、思想和艺术的高峰。与以往的国际合作相比,“一带一路”倡议并非意识形态的输出,而是合作意向的对接;不是全球秩序“另起炉灶”,而是为全球化注入新的动能。

国家有大小,国力有强弱,但各国通过开放包容,谋求与世界共同前进之心别无二致。“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以其开放性、共商、包容的独特魅力,将散落在五大洲的“珍珠”穿成世界之链,构建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国际平等合作方式。

“中国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路路相通、美美与共。

(三)与逆全球化不同,中国坚持拥抱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股清流,让世界刮目相看。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反全球化思潮抬头,孤立主义、保护主义盛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愿意将自身的成功经验与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建设一带一路”也是解开全球化“死结”的中国方式。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当今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究竟是迎难而上,用智慧和努力去转危为安,勾画全球化新蓝图,还是各自为政,靠仇恨与对抗来加剧危机,重回战乱颠沛的老路?

“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中国向世界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并列出了一连串行动计划——

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将同30多个国家签署经贸合作协议;确立“一带一路”建设六大经济走廊框架……一系列务实举措,标志着进入2.0时代的“一带一路”,将为全球化的进程增添新的中国智慧与动力,贡献中国全球治理的方案。

在“一带一路”的蓝图里,中国的历史情怀与大国责任交相辉映。

(四)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镜像中,曾留下了来自湖南这块土地清晰的足印。

19年前,一则“黑石号”的考古发现,描绘出湖南与丝绸之路渊源的历史脉络——1998年,一家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海域发现了一艘阿拉伯沉船,打捞出水的陶瓷制品文物达67000多件,其中5万余件产自长沙铜官窑。这一惊世发现,印证着湖南的先人们在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懈努力。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晚唐诗人李群玉的笔端,记载着一千多年前长沙通江达海的盛况:涛生云灭的湘江边,各色瓷器成品堆积如山;江口停泊的货船上,满是工人在忙碌搬运;在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中,“黑石号”再度成为古“丝绸之路”的见证者。

联通世界的不止是瓷器。那条蜚声中外的“茶马古道”,让安化黑茶随着商贾驼铃成为“世界之饮”;美丽绝伦的湘绣,远涉重洋在亚平宁半岛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荣获世界进步“卓绝奖”。

借驼队、宝船,靠善意、友谊,湖南与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相交相识,相伴相生,渊源由来已久。

(五)古丝路的悠扬驼铃和舟楫帆影,依稀可辨、绵延至今。

5月12日,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白工业园两周年的日子。作为首家入园的湘企,中联重科上个月举行了奠基仪式。这个占地200亩、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环卫机械及农业机械的本地化研发生产基地。

走出去的,远不止各路企业。北欧湖南农业产业园、老挝湖南橡胶产业园、泰国湖南工业园、越南湖南商贸物流园等,在海外开辟境外园区,已经成为湖南企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湘欧货运班列成为湖南企业出口的“高速通道”。

国之交在于人相亲。省演艺集团成立欧洲事务处,中南传媒向南苏丹提供“全产业链”教育项目……

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湖南认识到位,行动迅速,定位精准。从《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2015-2017年)》出台后的两年时间里,湖南目前已初步完成贸易、基地、物流、融资、产品服务等五大平台建设。

(六)旧邦新命,古道新程。主动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是湖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闭幕,“一带一路”2.0时代正式开启,湖南如何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体现新的作为,实现新的突破?

“走出去”“引进来”,是湖南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两轮”“两翼”。加快推进“湘企出海”、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是湖南实施开放崛起战略的必由之路。把国际产能合作与省内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推动湘企加快海外布局步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当是我们的主攻方向。特别是要推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海工装备、住宅工业等新兴产业和龙头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集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在更广阔的全球性市场赢得新的发展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开创了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开放发展新格局,“数字丝绸之路”成为我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通道。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就要让湖南智造、湖南创造、湖南品牌、湖南投资、湖南服务在“一带一路”上绽放光彩,也要具备全球视野,积极参与全球行业规则和技术标准的制定。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还宣布,在科技、人文、民生等领域,中国将在“一带一路”推进许多重大项目,而湖南,历来有着自主创新高地、历史文化厚土的美誉与优势,完全可以积极参与其中。

放眼未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对接地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南人,有能力让“一带一路”合唱中的湖南声音更加嘹亮。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