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太太擒着看电视剧,剧中人开玩笑,每说一句话,句末便带一个“也么哥”。令我看了不禁莞尔。“也么哥”这个单纯的语气词,在元曲中非常多见,十余年前我曾因此对元曲很感兴趣,读过一些书。此次再见这个词,不由将思绪拉回了十年前的旧时光。所以5月21日,我32岁生日当天接到陈峰兄短信,告知帮助求得了罗锦堂先生签名书,我简直感觉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正是十年前的那次突发兴趣,令我得以知晓罗锦堂先生大名,知道了先生表字云霖,是戏曲研究大家。
我国元曲艺术,包含散曲与杂剧两部分。它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样,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盛开出的靓丽鲜花,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对此,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代表名著《宋元戏曲史》中曾这样描述:“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这种种特点,使得元曲艺术在八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散发出独特的艺术光芒。近代王国维之后,元曲成为一时的研究风尚,吸引了任中敏,孙楷第、吴晓铃等一批学术大家。云霖先生之师著名学者郑骞,也是这批名家之一。先生继承乃师衣钵,研究散曲、戏曲成果众多,著有《南曲小令谱》、《北曲小令谱》、《中国散曲史》、《明代剧作家考略》等作品行世。而先生本人,任教美国夏威夷大学近40年,直到2007年81岁高龄仍在登台执教,真正达到了桃李满世界。先生对故国的感情极为深厚,早年曾作一诗云:“垂鞭执教过重洋,一片丹心达上苍。博我新知光故国,传他旧学振家邦。西方自古擅科技,东亚由来重纲常。待到春风花发日,满门桃李散奇香。”据闻先生在海外任教多年,多用中文执教,不仅将对祖籍国的热爱之情写在纸上,也深深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了。
刚刚得到的这部《蝶梦雅集》,又让我感受到云霖先生的另样才华——彩绘蝴蝶。虽然早知云霖先生善画蝴蝶,但真正亲眼所见,还是有了更美妙的印象。更何况这部书线装精印,本身就古意盎然呢。翻开此书看这百蝶飞舞,彩舞翩翩,情谊绵绵。于是竟在这连阴的初夏,生出暖暖春意来。再看诸多墨宝题字,于右任、胡适、溥心畬、杨联昇等,全部名家大儒。又看到古人咏蝶句“花开兮蝴蝶至,人困兮有朋来”,想到这些彩蝶的绘画者,墨宝的收藏者,学富五车的罗锦堂先生,目前正在长沙讲学,恨不能将此浊物之身也化之为蝶,飞往湖湘,跟随先生一游了。
今岁,云霖先生为实现夫人遗愿往访长沙,不仅在长沙度过九旬大寿,收了几位高徒,还举行了多场讲座,播撒文化福音。听朋友转述陈艳群老师微信,说陈老师恐云霖先生太过劳累,劝他在车上闭眼休息片刻,先生竟答,我不忍心休息,想多看看长沙的风景。想来是从此恋上了长沙。这真是长沙之福,湖湘之福。我这远途未能与会者,靠着朋友陈峰兄的高谊得取宝书,也算分享了一分福气。在此谨祝愿,云霖先生身体康健期以茶寿,让我们泱泱中华,共享这一份大福气。
刘中蔚
责编:夏博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