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公布了针对机票锁座的专项调查结果。调查显示,锁座行为已成为民航服务中的普遍现象,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国国航、吉祥航空等10家航空公司的经济舱均存在机票锁座行为,购买阶段航线锁座比例均值达38.7%。这些航空公司普遍将经济舱前排、安全出口旁、靠窗及靠过道等符合消费者偏好的优质座位纳入锁定范畴。
表面上看,“付费选座”似乎是市场自由定价的一部分,航空公司也有权优化收益管理。但问题在于,机票的价格已经包含了乘坐航班的全部承诺,座位选择本应是航空运输合同中的基础服务内容。如今,这些航空公司却将原本属于乘客的基本权利切割出来,以“增值服务”之名行“变相加价”之实。这不仅模糊了服务边界,更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及时介入,对10家航空公司进行约谈并要求限期整改,这一监管展现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积极态度。但整改不能止于“降低锁座比例”“优化页面提示”,更应从根本上重构选座机制。民航管理部门应会同消费者组织,尽快制定清晰的座位分配规则,禁止航空公司过度锁座、变相强制收费的行为。
航空公司也应确保开放足够的经济舱座位供乘客免费选择,覆盖前、中、后各区域,并禁止将安全出口等涉及公共安全的座位用于商业销售。同时,须在购票页面显著位置全面公开锁座规则,明确说明座位锁定原因及解锁方式,杜绝诱导付费设计,并废除以“系统设定”“会员优先”等为由剥夺普通乘客选择权的不公平格式条款。如此一来,才能让机票价格回归透明,让乘客的选座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推动民航服务在公平合理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