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杂志2025年第10期刊发《开展“田间课堂”活动的探索实践》一文,向全国推荐湖南的工作做法。2022年以来,湖南省委组织部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在全省60余个县区组织开展“田间课堂”活动64期,并示范带动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同步开展活动100余期,在知行互动、知行互鉴中,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探索、书写了强农富农的新图景。
以上率下,凝聚乡村振兴之力。组织部门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一线指挥部”,如何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力量转化为发展动力、把党建效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隔空指挥,唯有贴近需求、直奔一线、亲力亲为。从项目策划、制定方案,到联系师资、现场调度,再到课程拍摄、新闻宣传,我们坚持全盘谋划、统筹资源、直接办结,一期接一期、一年接一年,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传授先进种养技术、培育文明乡风民风。实践证明,只有切实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心贴心、面对面,引导和带动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真正把活动办成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帮助基层发展的实事样板、锻造乡村人才的“火热熔炉”。
以产兴业,筑牢乡村振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湖南作为农业大省,是全国“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果盘子”的重要阵地。党建工作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点要高、谋划要深、落地要实。我们围绕“一县一特”“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细分行业、领域、市场,制定《“田间课堂”活动标准化手册》,选择有产业发展规模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展活动,组织村“两委”干部、合作社负责人、致富带头人、农民大学生、文旅行业从业人员参加,构建了专家学者讲理论、行业部门讲政策、基层骨干讲实操、先进典型讲经验的师资体系。实践证明,深入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分级分类培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一线”等工作要求,能够提升党建工作质效,更好地帮助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以文聚人,滋养乡村振兴之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湖南“七山二水一分田”,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的发展不充分,决定了不同地区的人口状况、市场条件、产业基础、资源承载力存在差异。而全省1400余个非遗相关基地滋养着三湘大地,绽放着和美乡村的蓬勃生机,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赋美赋力赋能。如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我们开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专题培训,组织土家织锦、渣江米粉、龙牌酱油等非遗传承项目进行产业培训,让一山一水、一石一桥、一屋一院、一田一埂的“情感密码”化为“记得住的乡愁”,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乡村创业就业、建功立业。
以点带面,营造乡村振兴之势。“田间课堂”从名不见经传,到被评为第三届湖南正能量“五个十佳”网络精品,得益于重点宣传突破、引流带动参与。我们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2022年深耕细作、埋头工作,在省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红星云”进行宣传;2023年,《中国组织人事报》给予报道;2024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给予报道。同年,制作鲜活生动、情景交融的短视频,在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实践证明,通过大屏小屏互动、纸媒新媒联动、形成传播矩阵,更好地展现“新农人”新风采、新农村新景象、新农业新质效,有利于提振党建品牌的影响力、传播力,提升乡村振兴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许多县区负责同志讲:“‘田间课堂’活动是发展产业、宣传文旅、提振发展信心颇有质效的贴心服务。”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