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专列,跑出旅途“小确幸”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谷堂林]

谷堂林

近年来,一列列特色鲜明的主题专列驶入大众视野:憨态可掬的“熊猫专列”载着游客探秘西南秘境,设施完备的“银发专列”陪伴长者追寻诗与远方,朝气蓬勃的“研学专列”带领学子踏上求知之路......这些流动的风景线,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铁路出行的传统认知,将冰冷的轨道化作有温度的旅途,让“坐着特色火车游中国”成为新的时尚。

曾经,火车在人们印象中只是点对点的运输工具。如今,铁路部门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客运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同合作,打造出一系列个性化专列产品。从配备紧急呼叫装置和医疗功能服务区的适老化旅游专列,到全景车窗让美景尽收眼底的观光列车,再到开启大西南环线、让国际游客深度体验川黔渝风情的主题专列,这些创新举措彰显了铁路服务从“走得了”向“走得好”的深刻转变。

更值得称道的是,特色专列精准捕捉了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面对持续升温的赛演经济,“歌迷专列”贴心提供夜间返程服务,让年轻人实现“周末观演、次日返岗”的无忧体验;为学子量身定制的红色研学专列,让年轻一代在行走中感受历史,使铁路成为传承文化的移动课堂;而"点对点"返岗高铁则温暖了务工人员的归途。这种精细化服务,既满足了多样化需求,也激活了细分市场的消费潜力。

与此同时,“火车票+N”的创新模式让小小车票变身开启深度文旅体验的"金钥匙"。在陕西宝鸡,旅客凭车票可领取地道擀面皮;在四川广元,高铁行程信息成为景区门票七折凭证;在云南,近60家A级景区为持火车票的旅客提供优惠。这种“交通+文旅”的联动,不仅丰富了旅客体验,更构建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从助力农产品外运的乡村振兴专列,到服务银发族的康养之旅,每一趟特色专列背后,都是铁路部门从“管理导向”到“服务导向”的生动实践。当火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成为串联风景、文化与情感的纽带,铁路旅行的意义也随之升华。这些奔跑在时代轨道上的特色专列,正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驶向更多的“诗和远方”。

责编:刘茜

一审:刘茜

二审:印奕帆

三审:鲁红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