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11月20日,湘江之滨的又一场盛会——2025世界计算大会隆重启幕。
这次大会以“计算万物 湘约未来——智算驱动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智慧,展示前沿创新科技,共绘计算产业融合发展的壮阔蓝图。它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重要部署的实际行动,也是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的重要举措,必将为我们抢抓“人工智能+”行动机遇、共创数字时代新未来注入强劲动能。
从古希腊“万物皆数”的哲学沉思,到今日“计算万物”的生动实践,人类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探索与驾驭能力正迎来质的飞跃。当前,以智能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不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演变为重塑世界格局、引领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这股智算浪潮,正以席卷之势,推动人类社会从“数字化”向“数智化”深刻演进,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开辟出全新的疆域与赛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朝着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方向加速迈进,为全球计算产业发展贡献了大量中国智慧。近年来,我省把计算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来打造,走出了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我们坚持以强化“三力支撑”夯实发展基础底座,建成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天河”系统,图计算性能蝉联世界第一,超算算力位居全国前列。湖南不仅培育了蜚声中外的“计算湘军”,更在智能制造、文创媒体、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动计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计算产业的“先行者”向着智算时代的“引领者”奋力挺进。
智算的价值,最终在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国计民生中得以彰显;智算的效能,取决于其在各个环节和领域的实力释放。为此,我们要着力筑牢基础设施——主动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创新打造省级算力调度平台,推动算力资源跨区域、跨行业高效配置,让湖南成为中部地区算力供给的稳定器、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健全技术体系——聚焦“两芯一生态”等关键领域持续攻坚,全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杀手锏”技术,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让湖南成为全球前沿技术研发的试验田、创新成果转化的加速器;打造新产业生态——以国家级产业集群为抓手,培育更多千亿级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跨界融合,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计算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拓展场景应用——坚持以应用为导向,开放政务服务、智慧交通、数字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场景清单,搭建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桥梁,让湖南成为创新成果落地生根的沃土、协同发展共赢的大舞台。
面对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态势,我们既要秉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攻关,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须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参与全球计算技术与产业合作,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
站在时代的风口,驾驭好智算技术这一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技术,我们必将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