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货架前,家长捧着儿童食品对比配料表;社交平台上,“配料表比脸干净”成热门赞誉……然而,当“配料干净”成为消费热点,部分商家的文字游戏也随之而来。比如,一款热销的桃汁配料表上写着“水、浓缩桃汁、桃浆”,看似简洁,实则“桃浆”为复合配料,可能包含果胶、黄原胶等增稠剂。
真正干净的标签,不应只是视觉上的简洁与文案上的讨喜,而应是所有配料来源清晰、用途明确,不刻意遮掩、不误导解读。让这样的标准成为行业共识,仅靠消费者较真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强监管,坚决纠正故意打擦边球、混淆概念、诱导选择等不良行为。
图/文 蒋跃新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