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文 许华凌
数据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建设一支专业的托育教师队伍,需求迫切。目前,全国持证保育人员仅有50万,本科及以上占比不足10%,且多为非科班出身,尤其缺乏既懂专业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央视新闻10月26日)
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首次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纳入教育学类。无论是满足社会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还是化解托育人才结构性矛盾,抑或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这一调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婴幼儿托育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现有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婴幼儿发展评估、家庭养育指导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实操技能。接受过系统化、专业化教育的托育老师,尤其是具有婴幼儿照护的专业知识,具备组织亲子活动、开展育儿指导等综合能力的本科层次“带娃专家”,成为缓解婴幼儿托育行业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解决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力量。
如今双职工家庭普遍存在婴幼儿照料难题,部分高校开始培养“带娃专家”,正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对化解婴幼儿托育行业人才结构性矛盾的回应。除了进一步缓解许多为人父母者的带娃焦虑,对长期饱受带娃之累的爷爷奶奶们来说,也将是一种“解放”,有助于提高银发一族的养老品质。“带娃专家”走进寻常百姓家,让科学育儿真正成为每个家庭触手可及的日常,帮助年轻父母走出“生得起、养不易”的现实困境。
0-3岁是人生发展的关键窗口期,此时婴幼儿大脑可塑性极强,“带娃专家”科学的回应性照护将对孩子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带娃,不只是给吃给喝、勤换尿布那么简单。在婴幼儿变得越来越“金贵”的当下,过去那种传统的粗放带娃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育儿需要。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营养喂养、运动健康等专业知识,并具备婴幼儿环境创设、游戏活动设计、婴幼儿观察评估、疾病预防处理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的“带娃专家”,或将成为新时代家庭的“标配”。
当然,作为育儿家庭,需要平衡专业支持与家庭主体性,避免过度依赖专家而对亲子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父母应予以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与“带娃专家”结成关爱、照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体”。
当“带娃专家”飞入寻常百姓家时,改变的不仅是育儿方式,更是推动托育行业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力量。在此过程中,科学育儿将从“精英专属”走向“全民普惠”,为婴幼儿乃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基石。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