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振华
近日,浙江绍兴的一片甘蔗田因为推出自助"偷"甘蔗的营销方式爆火引发广泛关注。农户王勇龙在田边竖起一块牌子,以“偷”之名,邀请顾客在夜间自助采摘、自觉付款。令人惊喜的是,这个看似冒险的创意不仅没有亏本,反而在一个月内创收三万余元,甚至有人付的钱比拿的甘蔗还多。
自助"偷"甘蔗的成功,折射出当代消费者对情感价值的强烈渴求。当都市人深夜打着手电走进甘蔗地,他们购买的不仅是甘甜的甘蔗,更是一种久违的童年记忆、一次逃离日常的奇妙体验。这种从"购买商品"到"购买体验"的转变,正是体验经济的核心特征——消费者愿意为情感共鸣和精神满足支付溢价。
这种新售买模式也展现出了诚信与信任的巨大力量。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中,绝大多数参与者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份珍贵的信任。这种基于诚信的互动,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更构建起一种温暖的社会联结。
自助"偷"甘蔗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创新路径。将耕织渔牧与体验经济巧妙结合,让乡野村所变成天然的体验场所,让农事活动变成有趣的互动游戏,这种"农业+体验"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更让乡村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得以充分释放,为乡村产业振兴开辟了新空间。
放眼全国,体验经济的蓬勃发展有迹可循。从山东的"攻打平安县城"沉浸式红色旅游,到线上"偷菜"游戏的复兴,从工厂变身旅游景点的工业旅游,到老式茶馆的强势复兴等等。这些创新实践都在证明:当产品和服务能够唤起情感共鸣、提供独特体验时,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蓬勃发展的体验经济告诉我们,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打动人心的不仅是产品的实用功能,其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体验同样令人着迷。
责编:谢振华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印奕帆
三审:蒋玉青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