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而言,什么才是永不回撤的投资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兴东]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杨兴东

近日,国际金价连续下跌,现货黄金单周跌幅超3%。自8月22日后首次收出周阴线,终结周线九连阳。据媒体报道,不少大学生涌入黄金市场,在理财平台定投黄金ETF或购买积存金。随着金价下跌,第一批“受损者”也随之出现。“金价暴跌有大学生把生活费亏没了”,10月27日,这一话题一度登上多个平台热榜。

过去一段时间,金价周线九连阳,“指尖理财”广告把ETF、积存金包装成“十元就能上车”的造富列车。大学生们掏出生活费,以为买到的是避险资产,实则买到的是高波动衍生品。当美元指数反弹,地缘风险缓和,机构多头平仓,杠杆资金踩踏,金价瞬间“高台跳水”。没有风险预算、没有止损纪律、没有流动性后援的“三无”散户,难免亏损。

历史不会重复,却常常类似。1720年,牛顿追高南海公司股票,爆仓后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性的疯狂”;2021年,马斯克一条推特让狗狗币蹿升,某高校甚至出现“全宿舍贷款炒币”的情景。如今,黄金ETF成了新的宿舍热门话题,剧情换汤不换药。

投资需要“经济能力”。用于投资的钱应是赔得起的钱,而不是下个月的饭票。大学生月均可支配生活费不足两千元,却敢把一半仓位押在波动率20%的黄金ETF上,本质是用生存需求去交换风险,违背了“投资只能用闲钱”的底线原则。

投资需要“专业知识”。看得懂宏观变量,读得懂持仓结构,分得清实物金、积存金、期货金、ETF的杠杆差异,这些专业门槛并不低。很多大学生不知道积存金卖出需T+2到账,流动性远低于余额宝。专业知识不到位就贸然进场,是最大的风险。

投资需要“成熟心态”。接受波动、敬畏周期、拒绝暴富叙事,才能把握投资的节奏。黄金虽具避险属性,但1980年—2000年曾横盘下跌20年,最大回撤接近70%,2011年—2015年也曾腰斩。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只有被情绪放大的K线。把“抗通胀”简单等同于“天天涨”,是认知的懒惰,也是钱包的劫数。

金价可能还会反弹,但泡沫永不停歇。下一次,资本市场上的概念也许是AI算力、太空采矿、量子货币,总会有“错过等十年”的标语吸引新人。对大学生而言,最硬的“避险资产”不是黄金,而是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劳动技能;最好的“定投标的”不是ETF,而是每天多读几页书、多研究一点问题。把本金投入大脑,把复利交给时间,这才是真正永不回撤的投资。

责编:刘茜

一审:刘茜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