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张“职业弹幕人”罚单的警示意义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舒爱民]

舒爱民

近日,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在直播销售“燃咔果冻”时雇佣“职业弹幕人”虚构减肥效果,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10万元罚款。这是我国查处的首例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虚假宣传案,不仅开创了执法先例,更敲响了直播电商行业亟待自我净化的警钟。

该案中,直播间内“7天暴瘦10斤”“喝酒、吃夜宵也能瘦”等夸张弹幕如潮水般密集刷屏,营造出产品“爆款”“神效”的假象,诱导消费者冲动下单,半年销售上万单。然而,这些看似真实的用户反馈,实则是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操控大量虚假账号批量发布的“水军”话术。执法部门通过IP分析、聊天记录与转账流水等复合取证手段,揭开了这层“数据伪装”,最终依法处罚,彰显了对网络黑灰产“零容忍”的决心。

“职业弹幕人”并非简单的“捧场托儿”,而是系统化、产业化运作的虚假营销工具。他们以虚构用户评价、伪造消费体验的方式,扭曲市场信息,误导消费者决策。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更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此次处罚之所以意义重大,在于为今后类似案件提供了法律适用标杆。同时,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也释放出“情节严重者将承担刑责”的强烈信号,对灰色产业链形成震慑。

当前“职业弹幕人”已形成从“养号”“话术设计”到“批量发布”的完整黑产链条,隐蔽性强、成本低廉,单靠事后处罚难以彻底清除。平台必须承担起“第一道防线”的责任,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实时监测,优化流量分配机制,让真实互动而非虚假数据决定直播曝光度。同时,应推动建立直播营销信用档案,将数据造假行为纳入企业征信,提高违法成本。对商家而言,更应摒弃短视思维,专注优质产品与真诚服务,赢得长久口碑。

(作者单位:湖北省嘉鱼县委宣传部)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