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泷阩
抢票“加速包”效果如何?国庆、中秋双节临近,江苏省消保委9月22日公布对第三方火车票抢票平台的专项调查结果。体验调查显示,各平台“加速包”费用差异明显,但12306官方平台在两条线路中均最早候补成功,部分第三方平台出票晚于12306官方候补,部分全程未抢到票,与承诺的“抢票成功率高”“抢票速度更快”不符;附加费高低与抢票结果也没有明显正向关联,高价服务未兑现实际效果。(9月22日澎湃新闻)
数据显示,超过九成受访者曾使用第三方抢票平台,其中超半数人是被其宣传的“高成功率”所吸引。更值得关注的是,有近四成使用者虽然对加速包效果存疑,但仍因购票焦虑而选择购买加速包,这种矛盾心理折射出旅客在抢票过程中的无奈。调查发现,部分平台将付费的“极速抢票”选项置于醒目位置,而免费选项则被刻意淡化。这种界面设计巧妙地利用了旅客“求快、怕错过”的心理,让急于购票的旅客很容易忽略更经济实惠的选择。
铁路部门此前明确表示,所有购票请求均进入统一系统队列处理,所谓“加速包”并不享有优先权。事实表明,付费金额与抢票成功率并无必然关联。更令人担忧的是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遇到平台索取非必要权限的情况,部分平台甚至要求获取生物识别信息。这些过度收集的个人数据一旦泄露,将给旅客带来严重隐患。面对这些问题,旅客最稳妥的选择是信任官方渠道。此外,当铁路部门增开临时列车时,系统会优先为候补旅客分配座位。与其盲目相信付费加速服务,不如提前规划行程,灵活安排出行时间。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第三方平台诚信经营的监管,杜绝不实宣传和诱导消费,规范平台的经营行为。所有附加费用必须经过旅客明确确认,并在支付前清晰展示费用明细。
回家的路,应当是温暖而顺畅的。在这个出行高峰期,让我们保持理性,擦亮双眼。抢票加速包加速的不是出票速度,而是我们的焦虑情绪。唯有认清真相,选择正规渠道,才能让回家的路途更加安心。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