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创意”之名,更多山水故事被看见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英]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张英

最近,网上常能刷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文旅推介短视频,这些短视频既“都一样”,也“不一样”。“都一样”是指地方在文旅推介方面的热忱,“不一样”的是创意、策划,让这些短视频颇具地方特色,且表达得非常巧妙。

比如以职场短剧的形式推介呼伦贝尔大草原,其中令人意外的剧情反转、诙谐幽默的对话,让网友直呼“高端局”;而福建泉州劝游客“来泉州,把鞋脱了,把自己还给自己”,主打一个“慢游慢生活”;湖南则趁着湘超的热度,各市州铆足了劲策划创意文旅视频,融合故事性、地方特色、悬念营销、玩梗,让人看了之后哈哈大笑。

曾几何时,地方文旅宣传仿佛出自同一个模板:航拍的蓝天白云,缓慢推进的山水画卷,配上字正腔圆的解说以及恢弘的交响乐,这种宣传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模糊了地方的特色,让观众过目即忘。而如今,通过创意转化,实现地方特色与大众审美、传统底蕴与现代表达的完美嫁接,让文化资源成为真正的“流量密码”,也让文旅推介由“千城一面”变为“一城一心”。

这种推介暗合“少即是多”的传播规律:敢于做减法,聚焦于最能触动心弦的一个文化符号、一段历史记忆或一种生活方式,将宏大的叙事微缩为具体可感的人生片段,让观众在情感上先于脚步抵达,产生“心向往之”的强烈冲动。更重要的是,出色的宣传视频,往往可以扮演“文化向导”的角色,引导一种更时尚的旅游观念。这些推介成功出圈的背后,是大众旅游需求的深刻变迁: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而是渴望深入的体验和文化的连接。优质的视频内容,恰恰为潜在游客提供了探索的“线索”和“剧本”,激发了他们去亲身验证、感知和发现的欲望。

文旅推介的新“剧本”越来越多,折射出的是文化自信的提升与传播理念的成熟。当宣传片开始用文化的温度替代景点的堆砌,用真诚的叙事替代空洞的口号,它便超越了简单的广告功能,成为连接景点与游客的文化桥梁。期待这场以特色和创意为名的浪潮继续奔涌,让更多深藏于山水之间的故事被看见、被聆听,吸引我们走向更美好的诗和远方。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