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临近中秋佳节,媒体走访发现,今年的月饼消费市场正掀起一场别样的变革——在规格上做“减法”,在口味上做“加法”。这看似简单的“一加一减”,引领了节日食品的新时尚,让消费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月饼在规格上做“减法”,这是理性消费。过去,月饼常以“大个头”“多数量”的礼品形象出现,动辄上百克的单个月饼、塞满礼盒的十余个月饼,让消费者倍感负担。如今,很多厂家将月饼个头控制在40克左右,实现“一口一个”;还有厂家把筒装月饼数量从8个减至6个,适配家庭聚餐一次性食用。这种“减法”,让消费者不必再为过度包装和冗余数量买单,既能按需购买、减少开支,又能避免“过完节后剩一堆月饼”的尴尬。
月饼在口味上做“加法”,则促进了品质升级。在规格“瘦身”的同时,商家们纷纷在口味创新上发力,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特色的多元需求。比如某地推出的黑松露云腿月饼,让传统技艺与高端食材碰撞出惊喜;而“低糖”月饼则在引入地方特色口味的同时,兼顾了健康需求。这些创新,打破了传统五仁、莲蓉的口味局限,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能找到“心头好”。消费者的选择多了,对月饼的喜爱也多了,市场自然焕发出新活力。
月饼“一加一减”的背后,是商家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洞察,更是对节令食品市场的一次价值提升。期待更多节令食品能循着这样的思路,在传统与潮流的碰撞中,走出更贴合民心、引领风尚的新路子,让节日的味道更浓,让消费者的获得感更足。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责编:刘茜
一审:刘茜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