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鹏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5日至21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今年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民参与网络安全建设的责任意识。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维护网络安全是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自2014年以来,我国连续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让“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加强网络安全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从思想意识上系牢“安全扣”,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提高网络安全技能,文明上网、安全用网,细化各类网络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健全受理处置反馈机制,有效防范和抵御网络安全风险,凝聚起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合力。
强化法治意识,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依法治网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领域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建立起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安全管理等一批重要制度,发布380余项网络安全领域国家标准,基本构建起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的“四梁八柱”。今年1月1日《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为提升网络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更有可操作性的法治保障。着眼未来,要持续完善依法治网制度体系,加快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数据跨境等新兴领域的立法进程,填补规则空白,不断提升网络综合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以高质量立法及其有效实施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效能。
凝聚文明力量,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网络安全关乎亿万网民切身利益,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截至202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网络空间已成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网信部门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整治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等突出问题,促进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如今,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网络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益浓厚,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着眼未来,要构建常态化、全域化的网络安全宣传体系,创新宣传方式,利用虚拟现实、情景模拟等技术提升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互动性,倡导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培育网民文明自律的网络行为,使“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加快人才培养,赋能网络强国建设。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的安全挑战,加快建设高素质网络安全人才队伍,激发技术创新活力,能够为网络强国建设带来坚强的智力支撑。近年来,我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已有16所高校入选。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成立网络法治研究所,为网信领域政策决策、立法执法提供智力支撑。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进程持续加快,成效稳步提升。着眼未来,要加快构建匹配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前沿技术研发布局,重点突破生成式AI安全、数据跨境流动合规等关键领域,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办好数字研修院等机构,形成网络空间的显著竞争优势,筑牢网络强国建设的人才根基。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鲁红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