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牢人才“密钥” 解锁基层治理新局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彭晓燕]

彭晓燕

在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下,人工智能正全方位、深层次地融入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人工智能 +治理能力”作为一项重点行动,并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工智能离不开人才从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到使用人才,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人工智能在基层治理中的效能发挥。

厚植智治人才,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治理人才,是提升“人工智能 +”治理能力的基础,更能直接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驱动”转变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完善学科专业布局,为基层治理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当这些人才扎根社区、乡镇,面对基层海量治理数据时,便能借助智能工具快速提炼规律,让养老服务资源分配、社区设施规划等决策更精准。在高校设立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交叉学科,以培育兼具技术与基层治理逻辑的复合型人才;对在职的基层治理人员开展常态化人工智能技能培训,提升其运用智能工具的能力。比如,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设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智能安防系统操作等课程。

广纳八方贤才,注入基层治理活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积极引进人工智能治理人才,能为基层治理带来新思维、新技术。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如为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提供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资金等,吸引其投身基层治理借助企业与科研机构之力,以合作项目等形式,柔性引入外部人才。与科技企业合作,邀请企业的人工智能专家为基层治理项目提供技术指导。这些引进的人才,能带来先进的治理理念和创新的应用模式,推动基层治理在智慧安防、智能政务服务现场救援等方面实现突破,加速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程度,为基层治理赋予强劲的发展动力。

善用治理人才,释放基层治理效能“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合理使用人才,是发挥其最大价值的关键,更能让人工智能技术与基层治理需求精准对接。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根据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安排到合适的岗位,让其在智能设施建设、数据安全管理等岗位上施展才华。要完善激励机制,对在“人工智能 +”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才给予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比如,在基层治理项目中,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解决治理难题的人才进行表彰。从而充分发挥治理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让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精准发力,实现人机协同的高效治理模式,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效能,促使基层治理更具智能化、高效性与便民性。

人工智能为基层治理带来了新机遇,而治理人才则是开启这扇机遇之门的钥匙。通过精心培养、广泛引进、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治理人才,能让人工智能在基层治理中绽放光彩,构建更加和谐、智能的基层社会。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