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囊旅游”为情绪体验注入舒适感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齐超]

黄齐超

坐电梯爬山、缓降式蹦极、躺平式漂流……这个暑期,一种被戏称为“窝囊旅游”的新型旅行方式正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窝囊旅游”的核心特征是将传统旅游项目中的体力挑战元素降至最低,以低门槛、低强度的投入换取情绪价值体验。这种追求“最小体力消耗、最大心理舒适”的旅行模式,与传统观念中“跋山涉水、挑战自我”的旅游方式形成鲜明对比,以重在“取悦自己”的属性,成为当下年轻人出行游玩的“新宠”。( 8月12日 《工人日报》 )

如果让旅游归来的游客总结一下感受,相信大多数人会给出一个字的评价——累!游客或许有征服高山的自豪,或许有领略旖旎风光的喜悦,但归来之后的满身疲惫,却需要数日恢复。尤其是“特种兵旅游”,高强度的行程规划,马不停蹄地赶路,再加上跋山涉水的体力消耗,真真切切地让人感受累的滋味。

出来旅游就是想让自己心情舒畅,彻底放松,谁愿意花钱找累受?无痛爬山,无险蹦极,佛系漂流......当这些“窝囊旅游”的外延冲击年轻人的感官,并带来“轻松舒心”的旅游新体验时,谁还会关注其内涵中的“窝囊”呢?所以,“窝囊旅游”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与认可。

很显然,“舒适放松”不应当被旅游排斥,而应该成为旅游体验的内涵之一。那些平时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他们心中期待的“说走就走的旅游”,实则是一场能让身心得以放松的“度假式”旅行,而非令人身心俱疲的旅行。“窝囊旅游”让游客眼前一亮,看到了“旅游”的另一种范式——轻松与舒适。

很多人都认为,旅游的目的无非是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人文历史、参观文物古迹,进而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然而,舒缓心境、重获力量愈发成为人们旅游的目的。能赋予游客舒适体验的“窝囊旅游”,自然就会以新能力、新视角、新体会征服游客。

事实上,旅游还应当是一种情绪消费。因此,我们期待旅游能成为舒缓心情、解除疲劳的“减压阀”,为游客带来轻松愉悦的情绪体验。景区设置爬山电梯,为大家爬山多一种选择,让重在悦己的游客达到“山一步没爬,景一处不落”的目的,当然是值得称赞的暖心设计。

由此可见,“窝囊旅游”并不窝囊,它以最小的体力消耗换取最大的心理舒适,在出游中寻找真正的放松和愉悦。“窝囊旅游”既能让游客体验项目,又拒绝吃没必要的苦,恰到好处地满足了游客“度假式旅游”的需求,为情绪体验注入舒适感,成为当下年轻人出行游玩的“新宠”,自然也在意料之中。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