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文 许华凌
7月21日,有博主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自己今天去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但等证件拿到手时却变成了离婚证。民政局回应:离婚证放在结婚证里面了,当时没注意,已经更正。(新华网7月21日)
将一对新人的结婚证错发为离婚证,这种荒诞的乌龙事件,引发社会对公共服务体系严谨性的质疑,折射出基层行政流程中形式主义与责任缺位的双重隐患。涉事窗口人员仅凭模板化操作完成登记,暴露出基层服务存在的“重程序轻实质”倾向,法律文书的庄严性被消解为一场形式主义的表演。一纸错误的离婚证,不仅让当事人遭受情感创伤,更暴露出工作流程的粗放与监管的缺失。民政局仅以道歉了事的态度,难以消解公众对公信力的质疑。
近年来,类似“结婚证错发为离婚证”的新闻屡见报端。民政局工作人员或因系统漏洞、或因流程疏忽,或因责任意识淡薄,将本应承载幸福承诺的红本本变成刺目的“终止符”。当事人从满心欢喜到瞬间崩溃,心理落差堪比婚姻中的背叛。更讽刺的是,当错误被发现后,有关人员回复称“此事是用错了证,不是业务办错了”。婚姻登记是极为严肃的事务,这种轻描淡写、鲜少反思的敷衍回应,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引发网友的不满情绪。
将结婚证错发为离婚证事件,反映出婚姻登记工作中存在的作风与管理问题。
深刻反思后的雷厉风行彻底整改,才是对公众最好的回应。一是将道德约束与技术纠错有机结合,既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重建公众信任,实现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又要在证书发放系统设置“结婚-离婚”双核校验机制,堵住其程序漏洞。二是不仅要向当事夫妻道歉和更新证书,更要对行政流程进行彻底审视,建立双人复核、交叉验证等机制,将人为失误降至最低。三是建立终身追责的岗位责任制,完善投诉补偿制度,不能让道歉替代制度重构,而是以制度强化管理,以管理提升服务。
这起事件不应止步于个案处理,而应成为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改革的契机。唯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避免类似闹剧重演,让“为人民服务”的承诺真正落地生根。
责编:周培
一审:周培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