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柔性监管执法成常态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空军]

刘空军

近日,怀化市印发《怀化市健全柔性监管执法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力构建“教育引导为主、处罚强制为辅”的柔性监管执法体系。《方案》明确,要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行政指导、行政约谈、信用监管等非强制性方式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传统行政执法往往以刚性手段为主,强调命令与服从,重处罚轻教育,重结果轻过程。这种模式虽然在维护法律权威、保障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容易引发群众抵触情绪,甚至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社会诉求日趋复杂化,传统的“一刀切”式执法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需求。

柔性监管执法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尊重个体权利,注重沟通协商,通过非强制性方式实现执法目的。它不仅是一种执法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治理理念的升华。柔性执法强调事前预防、事中引导和事后修复,注重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有助于增强执法对象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形成自觉守法的良好氛围。

从具体措施来看,《方案》提出的闭环流程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事前加强源头防控,可以通过宣传引导、风险预警等方式,帮助企业和社会公众提前了解法律边界和行为规范;事中实施精准处置,采取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手段,避免简单粗暴的行政处罚;事后完善修复机制,通过信用修复、回访评估等方式,帮助违法主体纠正错误、重塑信誉,真正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柔性监管执法并非意味着放松监管,而是要通过更有温度、更具智慧的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它要求执法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解决问题。同时,柔性执法也不等于不作为,而是在坚持底线思维的基础上,做到宽严相济、张弛有度,确保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让柔性监管执法成为常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的必然选择。它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对立关系,提升社会治理的亲和力与认同感,还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特别是在当前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的大局下,柔性执法对于提振企业信心、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柔性监管执法的推广也需要配套制度的支撑。一方面,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和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明确柔性执法的适用范围和程序规范,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确保柔性执法不偏离法治轨道,真正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阳光执法。

柔性不是软弱,而是智慧;监管不是压制,而是引导。柔性监管执法的本质,是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治理效能,是以人文关怀提升法治温度。随着《方案》的落地实施,我们相信,一个更加包容、理性、高效的执法体系将在怀化逐步建立,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蒋玉青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