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管理者当容“闭眼3分钟”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殷建光]

殷建光

2021年3月,余某入职品某公司出任店长,负责管理该公司位于某广场的门店。2024年9月26日,品某公司区域经理通过微信告知余某,其工号将于当日作废。双方均确认劳动关系于当日解除。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品某公司向余某支付工资差额217.2元、住房补贴3000元、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49572.24元,并驳回公司全部诉讼请求。目前,该判决已生效。(7月12日 央视网)

法院的判决,既合情又合理,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尊严,也对肆意妄为的管理者予以惩戒。

从9时30分上班直至当日22时30分下班,当天门店所有工作皆由这位劳动者一人承担。至20时许,其上班时长已超8小时,出现生理性疲惫,因工作太过劳累,便坐下闭眼休息了3分钟,且在去厕所期间短暂关门。劳动者感到劳累,稍作短暂休息,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需求;至于上厕所时短暂关门,也是出于安全考量,本无可厚非。然而,作为管理者,竟以此为由开除劳动者,这是对劳动者尊严的公然挑衅,对劳动者权益的粗暴侵犯,同时也是对管理权力的滥用。

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本应构建一种双向奔赴的良性关系。管理者之于劳动者,不应仅仅是督促,更需给予呵护、鼓励与引导。管理,“管”要有温度,“理”要有人情,如此管理方为成功之道。但在现实中,个别管理者或是仗着自己身为出资方,或是凭借手中权力,对劳动者颐指气使,甚至全然不将劳动者当作平等的个体对待。站一会儿不行,上厕所要限时……此类非人性化管理,将劳动者纯粹视为工具,既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背离了人的正常需求,更与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的趋势相悖。对于这种现象,必须予以坚决批判,并彻底加以纠正。

优秀的管理者,理应容纳员工“闭眼3分钟”。这种容纳,绝非简单的宽容,其内核是尊重。唯有宽容,方能成就广阔格局;唯有尊重,才可推动长远发展。“累了就休息会儿,没事”,这般言语,不仅能让劳动者内心倍感温暖,更是对其的尊重。人心皆肉长,以心换心是永恒的道理。作为管理者,务必始终坚守“人心效应”。

在现实职场环境中,管理者处于强势地位,而劳动者相对弱势。面对管理者的种种不合理要求,多数劳动者敢怒不敢言,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劳动者所享有的休息权等权益,并非管理者的恩赐,而是受法律保障的基本权利。若管理者一味肆意侵犯,不仅违法,更是对劳动者人格与权益的不尊重,最终必将伤人伤己。管理权力若无限扩张,剥夺劳动者最后的喘息空间,企业也必将陷入困境,难以为继。

优秀的管理,应当以遵纪守法为基础,以尊重劳动者为核心。当劳动者的各项权益得到管理者悉心呵护,其健康、情感与休息得到充分保障时,企业或单位必能凝聚人心,在面对困难时攻坚克难,实现长久繁荣。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