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心”服务,构建高质量后勤育人体系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雷吉平]

雷吉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后勤管理工作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求高校立足让师生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教与学“舒心”基本服务要求,将后勤服务链升级为育人价值链,将民生保障力转化为思政引领力,构建高质量后勤育人体系。

坚决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让师生吃得“放心”。近年来,饮食安全常常是高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议题。当前,为满足师生饮食个性化、特色化需求,高校食品来源越来越多样,加工方式越来越多元,这对高校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高校应将校内食堂、超市等场所采购、加工、制作、存储、销售等各个环节纳入质量安全监管数据平台,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检测、分析、反馈、改进工作。学校应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操作规范、卫生标准、菜品质量等,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挂钩,激励从业人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优化监管队伍保障。在专职质检员之外,可设立食堂经理助理、节约粮食宣传员、服务质量督导员等勤工助学岗,组织开展“光盘行动打卡”“后厨开放日”“美好食‘光’摄影”等活动,让学生在“舌尖上的课堂”传承节俭之风、守护食品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让师生住得“安心”。当前,高校在校生数量较多,一校多区现象普遍存在,这给高校校园管理带来了全新挑战。高校后勤必须以建设高水平“平安校园”的确定性,应对校园各类风险的不确定性。一是做好定期维护与随机抽检相结合的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日常工作、维修服务质量监管工作,满足校园治理情况清、底数明、管控实、档案全的建设要求。二是建强综治专门队伍、后备队伍、应急队伍,满足前期有预警、过程有监控、事发有方法的综治专业性需求。三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后勤部门主动协调学校所在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校园周边交通、治安、应急等工作,维护好校园区域安全生态。四是强化校内舆情分析,主动发布师生、社会关注的各类后勤信息,及时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后勤服务的针对性和公信力。

积极推动硬件设施、软件环境升级,让教与学更“舒心”。智能便捷、舒适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提高高校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对于后勤部门来说,一方面应动态改善学习、生活场所,协同教学管理部门做好设施保障。紧随高校教学、科研环境不断变化需求,加快校内教学、实训、实验、实习场所动态有序增量提质,并开辟党员活动室、生活服务站、文化交流室、就业指导室、共享工具墙等功能空间,依托这些空间开展“支部结对共建”等特色活动,做好学习、生活设施微配套。另一方面,遵循大学生心理需求,持续做好物业管理质量提升工作。6月20日,在延边大学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上,食堂阿姨刘晓梅的发言,不仅展现了一位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的工作日常,更传递了她时刻“将学生们放在心上”的真挚深切情怀,让现场学生数次泪目。后勤服务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后勤员工是“不上讲台的教师”,是服务育人的主体,每位后勤员工贴心、暖心的服务,都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教育。

总体而言,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是服务部门,更是育人的窗口,坚持“生活即教育、服务亦育人”理念,用心做好“三心”服务,才能有效助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期高校后勤‘三全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XJK21BCJ031)”阶段性成果】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