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淬炼”促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罗姣]

罗姣

干部成长没捷径,经风雨才能长本事。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更是锤炼年轻干部的“磨刀石”。把急难险重的岗位当成“淬火炉”,让年轻干部在实战中摔打历练,锻造出挑大梁、扛重责的硬脊梁,为事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把准选苗方向,让培养目标更明确。基层淬炼首先得选对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聚焦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信访维稳这些攻坚领域,根据岗位需要匹配干部的专业、性格和潜力,像量体裁衣一样给不同干部找合适的“淬炼炉”。既要看年轻干部的闯劲,也要看重中坚力量的经验,让各年龄段干部找到成长定位。树立“实践第一”的识人标准,打破温室里育苗的思维。改变只看学历资历的老习惯,把一线表现作为识别年轻干部的试金石,既看他们面对矛盾时的应变能力,也看推动发展中的创新作为,用多维度考察代替单一评判。建立干部跟踪考察机制,通过蹲点调研、专项督查,记录年轻干部在急难任务中的具体表现,为精准培养提供活档案。

打造炼钢熔炉,让成长路径更扎实。基层淬炼不是去走形式镀个金,得搭建真刀真枪的练兵场。推行“任务工单”制度,根据年轻干部能力安排攻坚任务,建立“老带新”传帮带机制,让基层经验丰富的“老将”和“新兵”结对子,在走村入户、调解矛盾时传授实用办法,帮年轻干部少走弯路。创新“多维淬炼”模式,避免单一化培养。让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学习群众工作方法,在招商引资中锻炼市场思维,通过跨领域、跨岗位历练,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设立“基层擂台赛”,定期开展项目攻坚、民生实事大比武,让年轻干部比干劲、赛实绩,在比学赶超中实现能力阶梯式提升。

厚植成长沃土,让发展生态更优化。要让年轻干部在一线待得住、干得好,就得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健全保障机制,生活上解决住房、通勤这些实际困难,工作中配齐设备、简化审批流程,让年轻干部轻装上阵。对长期扎根基层、业绩突出的干部,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成为鲜明导向。坚持容错纠错的包容态度,为干部撑腰鼓劲。建立清晰的容错清单,细化改革创新中的探索空间,既为敢闯敢试划定“安全区”,也为勤勉尽责者撑起“保护伞”,在试错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突破创新,打破“多干多错”的消极心态。注重在基层发现和宣传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好淬炼故事,让更多年轻干部看到一线成长的价值,主动走进“淬炼炉”锤炼自己。

“宝剑锋从磨砺出”,基层淬炼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让年轻干部在田间地头沾泥土、项目现场经风雨、群众炕头听民声,练就“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成长为推动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