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领航,以“四阶递进”模式建强青年教师队伍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静]

黄静

2024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党建引领”“强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注意做好在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少先队辅导员和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坚持党建带群建,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任,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应坚持党建领航,探索筑基期、跟岗期、锤炼期、引领期“四阶递进”培养模式,以切实举措搭建清晰可见的成长阶梯,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锻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专业化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

在筑基期抓实入职宣誓与政治体检。青年教师初入职场,是其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入职宣誓仪式是青年教师开启人生新征程的重要节点,应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并通过庄严宣誓,让青年教师深刻领悟教育事业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担当,深入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明确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同时开展政治体检,建立青年教师政治档案,全面考察其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及时发现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扶,确保青年教师政治合格、立场坚定。

在跟岗期抓实浸润式学习与党员示范。跟岗期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阶段,应依托浸润式学习,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开展一对一的指导帮扶。党员骨干教师不仅要传授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对青年教师开展思想政治的引领和师德师风的示范。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青年教师应跟随“师傅”深入课堂,观摩教学过程,学习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经验技巧;参与教研活动,学习如何开展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申报教学项目等。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党建+学科”特色活动,如“科技报国”主题沙龙、“文化自信”读书会以及党员志愿服务等,让青年教师在活动中接受党性教育、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感。

在锤炼期抓实项目历练与一线淬炼。锤炼期重在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通过项目历练和一线淬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锤炼党性。学校应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并支持青年教师独立或牵头承担教学改革项目、科研课题、横向技术服务项目,或带领学生参与重大主题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将党建工作与项目工作深度融合,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参与技术革新,使其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生产实际,深刻认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联系,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意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在青年教师赴企业实践期间,高校党组织应加强与企业党组织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青年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

在引领期抓实标杆选树与示范辐射。引领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高级阶段,学校应通过标杆选树和示范辐射,充分发挥优秀青年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发展。定期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树一批在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作为标杆典型,通过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成立名师工作室、教学创新团队等,担任新入职教师的导师,带领新任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术讲座、教学培训等活动,传播推广先进教育理念和新型教学方法,为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贡献力量。

(作者系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党支部书记、副教授,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

责编:刘畅畅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