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岚
网格是组织体系架构中的“神经末梢”,网格党建是精细化治理的“绣花针”。新时代社区治理要以党建为牵引,通过组织下沉、资源整合、服务前移,让“小网格”激活“大党建”,在方寸之间织就党群“同心圆”,于细微之处彰显治理大格局。
织密组织体系之网,筑牢网格党建“根系工程”。基层党组织是网格治理的“神经中枢”。要科学推动组织设置与网格划分,实现党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双同步”,让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引领,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闪光,每项服务都沿着网格脉络直达。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组织网络,按照“便于管理、利于服务”的原则,科学划分网格单元,确保组织体系无盲区、无断层。锻造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网格先锋队伍,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培育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信赖的干部队伍。健全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的工作闭环。
畅通服务供给之脉,激活网格党建“末梢神经”。服务精度决定治理温度,响应速度关乎群众满意度。群众满意度是检验网格党建成效的重要标准。要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百姓家门口,将资源力量下沉至治理最前沿,让党组织的温暖通过网格直抵人心。打造精准对接需求的“服务清单”,开展全覆盖走访调研,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实现问题在网格解决。构建多元协同的“共治矩阵”,整合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形成党组织牵头、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治理生态。创新智慧高效的“服务载体”,开发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服务驿站”等实体阵地,让群众时刻感受党组织就在身边。
凝聚协同共治之力,奏响网格党建“和谐乐章”。网格党建是多元主体的“大合唱”。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搭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汇聚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合力。强化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网格工作机制,引导各方有序参与治理,实现组织共建、事务共商、难题共解。激发社会参与的澎湃动能,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良性循环。完善正向激励的长效机制,建立网格服务星级评定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