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阵地”,释放党建惠民新动能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欣]

周欣

群众需求在哪里,基层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针对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实际,进一步丰富组织手段、延伸服务触角,不仅是基层党建的方式创新,也为党建惠民积累着宝贵经验。因地制宜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打造护航社会发展、推动政策惠民、赋能社会治理的流动型红色战斗堡垒。

丰富宣教方式,促进政策落实。基层党组织是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更好地把党的声音精准送达到群众身边,是基层党组织的职责所在、使命使然。建立流动党组织,充分彰显基层党建组织形式的灵活多样性。既能满足不同地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也能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送达乡村基层第一线。

延伸服务触角,解决群众诉求。加强基层党建,重在服务惠民。根据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建立流动党群服务站,通过不断延伸惠民服务触角,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员主动下沉,全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精准解决群众诉求,不断提升党群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送政策、送技术、送文化,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帮助他们致富增收的同时,也能有效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强化党建赋能,助力良法善治。实现良法善治,离不开基层党建引领、赋能和护航。把党建融入基层治理,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制约基层稳定发展的难题,依托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推动良法善治破题开路、寻找最佳答案。基层党组织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方式、凝聚合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良法善治的红色动能。党员开展流动帮扶,群众享受流动服务,党群携手共建幸福美好新生活。

党员流动不流失,群众有“家”更有为。依据地域特点、地区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探索建立流动党组织,加强党员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推动政策落实,持续释放党建惠民新动能。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