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齐超
5月23日,记者从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获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优化上海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育人水平的通知》当日发布。《通知》明确,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5月24日 潇湘晨报网 )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传统的机械式抄写作业逐渐减少,而素质教育相关的作业则日益增多。一些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新颖有趣的作业,这些作业不仅深受学生喜爱,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遗憾的是,也有少数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创新,以至于哗众取宠,或者布置了超出学生认知和能力范围的任务。当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这些作业时,作业便转嫁给了家长。这种做法不仅未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反而使得家庭作业演变成了“家长作业”。一旦家长因客观原因而无法完成时,他们可能会选择网购解决,以至于让“代做手抄报”之类的服务成为热门生意。
贯彻“家长作业”禁令,教师需在家庭作业设计上投入更多心思,创造既让学生满意又得到家长认可的创新性作业。个人认为,这类创新性作业应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应坚持开放性和创新性,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培养;其次,作业量要少而精,形式要新颖,同时不偏离“双减”政策的初衷;最后,作业内容应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相匹配,避免超出教学大纲。例如,为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布置高质量手抄报任务,可能并不符合适宜的家庭作业标准。
推行素质教育,贯彻“双减”政策,对教育实践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若能富有创意,固然可喜;若做不到,也不必应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来决定作业的难度。教师应运用教育智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实现跨学科的整合。
当然,为了确保家庭作业不演变为“家长作业”,关键在于老师在布置多样化的家庭作业后,必须亲自进行批改,而不能将此责任转嫁给家长。不过,老师可以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家庭作业的质量与效果,确保家庭作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进步的助力。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