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三样”何以乘风破浪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兴东]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杨兴东

今年前4个月,湖南省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合计出口49.3亿元,同比增长69.2%。这一成绩,不仅是湖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更是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注脚。人们不禁好奇,湖南“新三样”何以乘风破浪?

破局之道,在于战略定力下的前瞻布局。“新三样”的崛起,体现了湖南企业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湖南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结出的硕果。随着全球各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湖南敏锐捕捉并精准把握这一趋势,提前布局,加大在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投入。如今,这些产业已颇具规模、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条,产品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突围之要,在于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螺旋攀升。“新三样”成功背后,是湖南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持续努力。在电动汽车领域,湖南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更好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出行的需求;在锂离子蓄电池领域,湖南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为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等发展提供了可靠动力支持;在光伏领域,湖南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艺,所产光伏组件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湖南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破浪之基,在于“产业生态雨林”的系统构建。从郴州石墨矿到岳阳石化基地,从株洲IGBT芯片到长沙智能网联测试区,湖南“新三样”的产业经纬脉络清晰。更值得关注的是“无形之手”的智慧:湘江科学城搭建起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湘江基金小镇为创新企业注入资本活水,“链长制”着力破解产业链断点堵点。得益于这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协作共生、系统构建的“产业生态雨林”,湖南“新三样”发展既保持了战略定力,又兼具临机应变活力。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背景下,湖南“新三样”的崛起带来了宝贵启示。在产业变革的惊险跳跃中,唯有将国家战略与地方禀赋精准耦合,让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同频共振,使硬核实力与软性生态相得益彰,方能于变局中开新局。

责编:潘华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