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三观”,变“流量”为“销量”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徐敏]

徐敏

近期,网络上一条小众的基层宣传“赛道”开始走红,“乡镇书记镇长花田间尬舞”“90后副镇长助农卖芍药花”“00后驻村干部的一天”……标题“抢眼”,形式新颖,有网友点赞关注、激情下单,也有人质疑有作秀的成分。

网络评价褒贬不一,但更多的还是积极反馈。基层农文旅宣传赛道火热,究其原因,既有国家层面的基层减负赋能,也有网友对乡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更离不开镇村干部的谋事创业热情。越来越多干部紧跟时代潮流,主动作为,从幕后走向台前,一改往日正经严肃的形象,化身地方“代言人”,借助网络推广旅游信息、助销农特产品、展示乡镇工作,乡村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但不可否认的是,个别干部出现认知偏差,把网友的关注度与点赞量当成工作目标,追求“流量政绩”,有的甚至为了吸流量、博关注而媚俗、扮丑,不仅没能带来实际效益,反而招来争议。值得肯定的是,干部的初心是好的,想为地方经济谋发展,为当地百姓创增收,但是一味模仿缺乏创新思维,一哄而上,反而容易导致方向跑偏。

在流量浪潮席卷而来时,基层干部要树牢基层宣传的“三观”,把握好三对重要关系,才能更好地变“赛道”为大道,变“流量”为“销量”。一是守好政绩观,把握好“有曝光”和“有作为”的关系,不忘初心使命,学会运用流量为民所用,为民造福;二是守好作风观,把握好“放下官架子”与“不搞花架子”的关系,坚持求真务实,少一些“魔性”表演,多一些真诚邀约,树立起基层干部良好的作风形象;三是守好发展观,把握好“爆红出圈”与“长红不衰”的关系,坚持“品质为王”,抓住“爆红”机遇,严格把关农产品质量,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解锁“长红”密码。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