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万丽君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设立县中头雁教师岗位,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组织协调能力突出的县中优秀教师担任。该计划实行3年聘期制管理,首批将选拔600名头雁教师。
过去一段时间,有些县中“失血”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优秀师资流失。2021年,我国曾启动“优师计划”,采取定向培养模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输送1万名左右师范生,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等方面取得了切实成果。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县域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领军人才,激励带动更多教师在教育改革与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赋能县中振兴,正是计之深远的“投资于人”。
当下,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到基础教育学校任教的情况。但要真正留住他们,还得靠待遇保障、职业前景。《通知》明确提出,“支持鼓励入选教师组建工作室”“成立县域内学科专业发展共同体”“对参与支持头雁教师的高校和个人以及头雁教师本人给予相关倾斜激励”。相较于“严禁恶意抢挖县中优秀校长和教师”等强制性政策,这些举措可让头雁教师走出“孤立发展”的窠臼,给予他们更多有利于探索耕耘的资源与空间,相信更能激发教师们的内生动力、创新活力。
学有榜样,做有标杆。教育综合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对教师紧跟教育变革的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以实实在在的资源投资于头雁,并非是只培养一批飞得高的鸿雁,而是要让这批头雁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激励整个县中教师队伍积极提升业务水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振公众对县中的信心,形成良性发展的办学生态。
数据显示,我国近60%的普通高中生在县中学习。县中不仅是县域教育的“龙头”,更是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人才储备的战略支点。由此,这场“投资于人”的回报也更值得期待:当县中教师队伍建设头雁振翅、群雁高飞,真正激活县中教育的一池春水,不仅能更加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也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与希望。
责编:潘华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