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都来”考虑更名是对知识产权的敬畏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汪昌莲]

汪昌莲

5月1日,浙江海宁市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大卖场高调开业,因名称与胖东来高度相似引发广泛关注。5月10日晚,浙江胖都来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胖都来”名字可以换,他同时喊话网友:“你们觉得换哪个好,给我提提建议。”

“胖都来”考虑更名,体现了其对知识产权的深刻认知。更名不是简单的标识更换,它揭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语境下,对游戏规则的重新认识与自我调适。

“胖都来”的更名考量,本质上是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新发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品牌的名字不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承载信誉和市场价值的无形资产。华为早在2003年就注册了“鸿蒙”商标,阿里巴巴则构建了严密的商标护城河,这些前瞻性布局体现了企业对知识产权战略价值的深刻认知。相比之下,“胖都来”的被动更名虽然滞后,却同样验证了一个道理:对知识产权的敬畏不是道德选择,而是生存必需。当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时,这种敬畏将成为它们避免法律陷阱、赢得市场尊重的通行证。

“胖都来”的更名不应被视为失败的标志,而应被理解为成长的阵痛。保护知识产权,不仅需要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更需要企业主体的自觉践行。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像“胖都来”一样,开始检视自身知识产权状况并作出主动调整时,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才真正拥有了现实基础。这种自觉不是外部强加的义务,而是经营主体在竞争中领悟到的生存智慧。

事实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在通过每一个更名决定、每一场侵权诉讼、每一次原创保护深入国民心中,重塑着中国商业文化基因。

(作者单位:湖北省嘉鱼县文化体育局)

责编:潘华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