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干为民”成为鲜明的政绩标识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殷圆]

殷圆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尺度,让人民群众在柴米油盐的生活改善中触摸发展脉搏,在急难愁盼的化解里感知执政温度,使干部实绩真正让群众“可感可及”。

以枝叶关情映照为民初心,在深耕密植中厚实民生底色。检验干部实绩的根本标尺,当看是否把群众“家常事”办成了“暖心事”,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受益人。作为党员干部,应深刻领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群众的“表情包”当作工作“风向标”,既注重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难题,更用心化解“一家一户”的个性化诉求。牢固树立“民生无小事”的价值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家长里短中捕捉基层治理重点,于闲话家常里洞察民心所向,有针对性地为民服务解难题,用绣花功夫织密民生保障网,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部的认可度。

以务实作风架设惠民桥梁,在笃行不怠中提升幸福指数。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则是干部履职之要。干部实绩的含金量,就体现在破解民生难题的担当作为中,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构建为民服务的闭环机制,聚焦“一老一小”完善普惠性服务,推进教育、医疗均衡化发展,让民生改善既有“大而全”的体系支撑,更具“小而美”的精细关怀。聚焦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长远,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抓当下。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用“蚂蚁啃骨”的韧劲,切实破除“民生顽疾”。

以智慧手段提升服务效能,在数字赋能中拓展惠民深度。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打造“云端+线下”双轨服务体系,建设“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开发“民生服务”应用程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练就“数字治理”新本领,以科技之力打破服务壁垒,让工作实绩乘着数字东风飞入千家万户。将群众的满意度纳入干部考核指标,对扎根基层、为民办实事善作善成的干部厚爱一层,使每项政策都经得起“阳光晾晒”、每件实事都扛得住“民心称量”,让实干为民成为鲜明的“政绩标识”。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