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4点半角”的民生分量与发展考量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曹茜茜]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父母练摊忙生计,趴在菜摊边写作业的孩子们,有没有更好的去处?近日,长沙市开福区华夏农贸市场的“4点半角”解决了这个难题。“4点半角”占地面积约为30平方米,明亮的灯光、舒适的桌椅和丰富的课外书籍,将孩子们与菜市场的昏暗嘈杂分隔开来,让浓浓的“烟火气”中飘散着暖暖的“人情味”。

俗话说,最是细节动人心。日常生活中,跟随父母练摊的孩子可能常有,但能观察到其中种种不容易、不方便的眼睛却不是那么多见。华夏路社区党委书记在日常走访中,看到孩子们趴在桌板边“蹭”货架上的射灯写作业,内心深有触动。在开福区农贸市场计划提质升级改造时,她第一时间提出在这里打造一片“课后乐园”。这一看似简单的“微发现”“微改造”,体现的是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为民初心。

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既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有“勤于行动的手脚”。这意味着,不靠上级布置任务、不等群众投诉反馈,而是主动用脚步丈量百姓的便与不便。为什么华夏农贸市场的“4点半角”备受好评?一方面是它切切实实改变了不少“菜二代”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是大家看到了政府部门的主动作为。近年来,从长沙县板仓路与向阳路交会处“闪闪发光”的斑马线,到湖南湘江新区的装配式智能公厕、装配式母婴室……一个个细节,勾勒着人们的小确幸,彰显着城市治理的长远眼光。

“一座城市如果想永续发展,就必须先让城市里的孩子得到永续发展。”站在“一米高”的视角看问题、以孩子的需求为导向,关心的是作为城市未来的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就像农贸市场里“陈记卤味”的老板所说,菜市场的环境不利于孩子学习,尤其不利于视力保护,但为了生计没有办法。这时候,相关部门积极靠前服务,将菜市场变成“新书房”,解决了孩子和家长最实际的问题,也成了城市“关心下一代”的具体缩影。

菜市场的“4点半角”里,充盈着民生分量,蕴含着发展考量。精准锁定百姓所需,用每一个小进步托举起民生大幸福,这不就是对“人与城市”关系最生动的诠释吗?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