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
近段时间,浙江等地对外公布了“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春节期间,浙江等地的博物馆不仅正常开放,有些地方还推出延时开放的惠民举措。国家文物局此前也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充分展示春节文化新风尚、新风貌,积极营造浓烈多彩的节日氛围。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受到大众青睐。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通过升级服务、更新理念、创新产品,给观众带来更新更好的观展体验和惊喜。不知不觉间,博物馆变得亲和可及,文物变得鲜活有趣,“走,去逛博物馆!”也成为了一股新潮流。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眼下,虽然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但不少博物馆已开始摩拳擦掌迎新春。比如,在“共享京津冀”民俗系列文化活动中,三地博物馆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了多项民俗非遗活动;郑州的各大文博场馆则为市民准备了新春游园、蛇年展览、手工制作、文物讲解等多项活动,让市民在温暖舒适的文博场馆度过一个深度参与、快乐温馨的春节。
可以预见,今年春节,文博院所又将迎来游览高峰。期待各地科学谋划、统筹部署,整合文博资源,策划出更多富有创意和特色的展览活动,提供更多贴心服务,让更多人在博物馆提供的文化空间中,聆听历史回音,感受文化魅力,对话多彩文明,收获美感体验和智慧启迪,赋予过年新的仪式感。
(作者系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教师)
责编:洪晓懿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