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科技赋能,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丰赟]

张丰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优化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对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搭建文化平台,促进基层优质文化资源共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搭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基层优质文化资源共建平台,促进多方合作、协同建设,是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前提条件。凝聚社会合力,搭建优质文化资源共建平台。各级党政机关联合文化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搭建智能化、数字化的基层优质文化资源共建平台,强化多元主体间的沟通合作,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建立供需对接机制,改进优质文化资源共建方式。充分发挥先进数智技术精准分析功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准确把握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推动文化资源建设、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让广大基层群众更好享受文化滋养。强化技术人才培养,壮大优质文化资源共建队伍。基层文化建设关键在人。通过定期培训、结对培养、定向合作等方式,加大对基层地区的技术普及和培训力度,提升基层技术人才水平,提高群众对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建立健全优秀文化科技人才下沉基层激励机制,引导优秀人才助力基层文化建设。

打破时空限制,促进基层优质文化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超时空特性,实现优质文化资源的跨时间、跨空间共享,增强基层群众的文化体验感和获得感。加快建设优质文化资源供给库,丰富优质文化资源共享内容。以现有数字文化资源为基础,利用数字技术打通各层级数字文化资源库,结合各地文化资源禀赋,通过筛选、整合等方式,建立以服务基层为目标的数字化、智能化优质文化资源供给库,加快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内容共享。加快推进优质文化资源供给方式创新,提升优质文化资源共享成效。利用新兴技术打破优质文化资源共享的时空限制,将各类公共文化资源更直观地呈现给基层群众;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语义规则等先进数智技术,精准分析和预测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文化服务。加快升级基层优质文化设施,拓展优质文化资源共享空间。推进传统文化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搭建云上图书馆、数字农家书屋等线上文化服务平台,拓宽优质文化资源共享空间,让基层群众便捷享用优质文化资源。

推动文化创新,促进基层优质文化资源共创。充分激活促进文化创新的科技动能,提升基层文化生产水平,推动基层文化产业发展,“送文化”与“种文化”双向发力,促进基层优质文化资源共创。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大力构建基层文化产业体系。遴选文化底蕴深厚的基层乡镇,制定相关专项扶持政策,加大技术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等国家级产业园区精准帮扶基层文化企业,加快推动基层本土优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形成基层优质文化产业群。研发智能创作工具,激活基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面向基层,推进智能写作、智能绘画等基于AI技术的智能创作工具应用,降低文化创作门槛,激发基层吸纳、利用、转化优质文化资源的内在动力,激活基层文化创新创作活力,实现优质文化资源“外送”与“内生”协同并进、双管齐下。推动文化产业融合,提升基层文化生产效能。鼓励和引导基层党政机关提取本土文化亮点,打造本土文化品牌,通过云直播、云旅游、云体验等形式,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疗养、农业等产业融合,不断开拓乡村文创产业新场景,提升基层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优质文化生产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本文为湖南省社科联专项智库课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ZK2024016)阶段性成果】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蒋玉青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