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语言载体规律 助力常德丝弦活态传承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婷]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演员在“欢乐潇湘这十年”群众文艺晚会上表演常德丝弦《爱在潇湘》。(资料照片)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周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德历史文化街区河街考察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总书记提到的常德丝弦是用常德方言演唱,以扬琴、琵琶、三弦京胡、二胡等弦乐器为伴奏的地方曲艺形式,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书记的指示为常德丝弦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在载体上下功夫。载体的探索是多角度多方面的,而语言载体在常德丝弦活态传承中起着根基性作用,应准确掌握语言载体规律,助力常德丝弦活态传承。

廓清方言载体作用,明确常德丝弦活态传承方向。所有的地方曲艺都是基于当地方言来进行艺术体现的,方言是构成地方曲种个性的基石。常德丝弦由江浙一带时调小曲融合常德地方方言发展而成,是一种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的艺术形式,说唱都以常德地方语言为基础。“言为歌之本”“字正腔圆”“依字行腔”都彰显着常德方言对常德丝弦的重要意义:“言为歌之本”是常德丝弦的创作原则,“字正腔圆”是常德丝弦创腔的要求,“依字行腔”是实现“字正腔圆”的重要手段。“字正”要求唱腔的高低起伏与唱词字音声调趋向一致,当两者趋向不一致时,则采用装饰音润腔、改腔就词等方法,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常德方言与常德丝弦的关联不仅体现在声调方面,常德方言浸润出来的地方文化更是常德丝弦的主要内容来源,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明晰方言载体与常德丝弦的相互关系,可为常德丝弦活态传承指明方向。

培养科学语言使用观,优化常德丝弦活态传承语言生态。常德丝弦的活态传承与其载体常德方言的使用现状息息相关,方言生态即是常德丝弦的语言生态。通过培养科学的语言使用观,寻找通用语言与常德地方方言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多语分用、和谐共存,可为常德丝弦活态传承提供良性的语言生态环境。近年来,推普深入人心、效果显著,常德许多年轻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方言、用方言,外出的人们在普通话语境中容易产生“方言羞耻”,这就导致大部分儿童已不会说方言、少年使用方言不熟练、青年的方言也不再纯正,随着时间推移,常德丝弦或将面临“没人听得懂、没人唱得来、没人写得出”的传承困境。方言式微局面的形成主要与语言使用观有关。在此背景下,政策层面应进一步明确“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科学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国家政策引领下,科学的语言使用观应为“不同语言可在不同场合发挥作用”:在国家公务、公共宣传、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及跨区域交流等场合应使用普通话,而在街坊邻居、家人亲戚间的交流场合及民俗活动中则鼓励使用地方语言。

开展方言音义说明,完善常德丝弦活态传承资源建设。常德丝弦数据资源库已初具规模,各级文化部门留存了音像资料、出版了系列普及读本与相关著作、筹建了数字化的非遗“云博物馆”。但由于语言生态环境的快速变化,常德丝弦数据库的学习辅助工具有待完善,可通过语音转写、方言释义等方式,为常德丝弦活态传承打造向内传承、向外传播的高质数据库。一方面,应对常德丝弦作品进行语音转写,以助于“读得出,唱得了”。可采用汉语拼音进行转写,此方法仅需在汉语拼音方案基础上做一定改造便可投入使用,大众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也可采用国际音标进行转写,这样更利于其规范化记录及国际化传播。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对常德丝弦中方言色彩浓郁的词语与句式增加释义,以助于“听得懂,融得入”。比如“禾场”(屋前晒稻谷的平地)、“叭叭车”(拖拉机)、“雀包鬼”(爱使坏之人)、“尖嘴巴”(爱告密之人)、“作古巴经”(正儿八经)是常见于常德丝弦中的地道方言,也是作品中凝聚着地方神韵的精华,但本地青少年已无法准确理解其含义,更勿谈外来者。带有音义说明的资源有助于降低掌握常德丝弦的方言门槛,提升资源库的效用与价值。

融入分段语言教育,形成常德丝弦活态传承的不息动力。常德丝弦传承人的培养应从小抓起,针对不同年龄段制定合适方案,将方言教学融入各阶段的常德丝弦教育。发挥全域教育效能,可为常德丝弦活态传承提供可持续的人才储备。其一,在中小学阶段,应以校本课程为主线、以专题活动为抓手、以语文课程任务群为重要阵地。在丝弦专题学习与活动中,应让孩子们感受到方言之美,从而形成与丝弦一体的方言学习自驱力;在语文课堂上,应结合语言学习任务群及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让学生们调查了解地方方言使用状况及以地方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文化概况,从而逐渐形成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加深对常德丝弦的文化热爱。其二,职业院校或地方高校应以专业教育为主体、以选修课程及大学语文课程等为补充。在专业学习之外,可为常德丝弦传承班及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语言课程,以常德丝弦唱本为基础进行方言教学,集中解决方言发音及理解难点;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堂可从方言角度引入常德丝弦内容,呈现方言与作品的联动。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本文为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中文专业语言学课程‘孪生式’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JGZD2442)阶段性成果】

责编:刘畅畅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